我的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是手抄报,主题是‘幸福教育’,我画好了稿子,可是内容不知到怎么写?求帮想!

2020-05-19 教育 64阅读
关于“幸福教育”,有一位专家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如果你还不知道幸福在什么地方就去追求幸福,那就会越追越远,就会走多少道路便遇多少危险。” 幸福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抽象却又发之于心的感受。实践表明,最易使人陷入追求幸福误区的是将幸福等同于物质享乐和感官快乐。如果将其推向极端,沉湎于各种低级的、庸俗的、短暂的剌激中,这将与幸福的内涵背道而驰。正因为如此,现代人对幸福的理解越来越偏执,对幸福的追求陷入了越来越多的误区。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陷入了“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旋涡中。对于他们来讲,缺少的不是物质的满足与精神的营养,而是缺少对幸福理解感悟的能力。
所以,幸福需要教育。好人生来自好教育,人的幸福观、幸福品质与幸福能力的形成更是要以优质教育为依托。如今,“幸福江北”的伟大决策使江北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平安和谐,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高速增长的经济水平与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并未完全形成正比,还有很多的人或多或少地缺失幸福感。“幸福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学会体验幸福、感受幸福,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学会在创造的过程中追求幸福,提升幸福品质,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二、教育需要幸福
追溯教育的产生历史和发展足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育是以人的生活为目的,探寻人类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发展轨迹;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的幸福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 “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由此看来,幸福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也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幸福是人的追求,也是教育的需要。
结合我区实际,我们清楚地看到:“幸福江北”的大好局势呼唤“幸福教育”,区委区府关注民生的举措需要“幸福教育”,打造优质教育名区、现代教育强区和国际教育特区的目标也同样需要“幸福教育”。
三、幸福教育的实施
我们的“幸福教育”就是要打造最具幸福感的校园、最具幸福感的学生群体、家长群体和干部教师群体,其核心对象是学生。
在这里,我想重点阐述一下幸福教育中的学生幸福。
就当前学生的不幸福因素而言,老师与父母的过高期望、枯燥无趣的学习方式、过重的课业负担、人际交往的恐惧与困惑、评价方式的单一化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孩子自信心的匮乏、抗挫折能力的降低、责任感的缺失、自私妒忌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都是造成孩子感受不到幸福的重要原因。
我以为:实施幸福教育在学生幸福上要关注两个层次,一是满足学生“当下幸福”的感受,二是教给学生“一生幸福”的本领。
满足学生“当下幸福”的感受,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营造氛围,让学生享受亲近自然的乐趣。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师法自然,是教育中长时间来忽略的问题。向自然学知识,靠自然明道理,用自然冶情怀,是教育的大襟怀、大视野。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亲近自然的良好氛围,比如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着力强调自然因素,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一山一石,一虫一鱼,一池一鸟,都让它回归到自然的状态,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时时都能嗅到自然的芬芳,看到自然的色彩,触摸到自然的脉搏,感受到自然的心灵。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中国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气象日等节日,通过诸多亲近自然的活动,让孩子们享受实践的乐趣,增强崇尚自然的意识,让他们的幸福,与自然的和谐安宁紧密结合,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2.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情感交流的美好。
美好的情感交流是幸福的基本元素。教师,就是通过交流,把自己对真的理解,对美的体验,对善的认知传达给学生的。所以注重交流的美感,是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关键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时时、处处都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的平等与信赖,同学之间的友善与互助,亲子之间的温馨与关切,都是我们要全力去促进、去达成的。我们要经常地、不失时机地创设情感交流的情境,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活动中,我们都提倡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让学生浸润在情感里,关爱中,他们得到的幸福才是真实的,积极的。赞誉、激励、启发和真诚的告诫,都是情感交流的良方。
3.搭建平台,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
成功,是幸福的最高体验。让学生从小就体验成功,无疑是给他们最大的幸福。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所学校,给孩子带来成功感受的时机可以说比比皆是,关键是我们是不是有意识地去搭建平台,给孩子展示的机会:特长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获得成功感;受到表彰,在羡慕的目光中获得成功感;帮助同学,在一声道谢中获得成功感;孝敬父母,在父母的微笑中获得成功感……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尽力给孩子带来成功,他们的心灵便会如同春光般灿烂,他们的幸福感就会洋溢一生。
4、减负提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学生学习的内容过多,难度过大,学习方式落后,考核评价单一,造成学生的时间大量用在机械重复的学习中。很多小学生的书包差点连大人都提不起,很多小学生的试题大学生都一时难以解答。这样的教育如何给学生以幸福。减负提质,就是要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美好的童年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我身心的全面发展中去享受成长的幸福。
5、均衡发展,让学生享受公平教育
教育改善民生,教育成就人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力; 这一发展观的最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小草和鲜花都享有同样的阳光。
江北区已经采取了许多的措施来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十一五期间的“阳光教育”、“五大工程”和“六个一样”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但这一项民生工程的推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新的形势下,“幸福教育”作为新的战略目标被提出,我们相信未来的江北教育,将逐步消除差异,让每一位孩子享受公平教育,让江北的学生、家长、教师都能切身感受到在江北学习、生活、工作的幸福。
交给学生“幸福一生”的本领,我以为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培养良好习惯,打好幸福一生的基础。
习惯影响终身,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是给孩子一生幸福最基础的课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积淀起良好的学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面对任何问题都能拥有应对的办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学生精力充沛,高品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能让学生做一个文明高雅的人……我们要把《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为可操作的习惯培养系列,进行持续的训练,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养成训练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阶梯。
2.磨练坚强意志,体会社会责任的神圣
学生的成长,不能是一路洒满鲜花。磨练他们坚强的意志,是他们幸福一生的必修课。节俭、克己、坚韧、责任感等品质,不是蓝天白云、莺歌燕舞等浅层的幸福感受,而是滴水穿石的坚持,傲雪凌霜的磨砺,风吹雨打的历练,是用生命的体验去积淀的幸福基础。
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教给知识,培养能力,其根本目的应该是使受教育者能够不断完善自我、调控自我,能够使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方法。教育在给人以限制的同时,更要给他们以充分的能动,好让他们用自己的感知,自我的体验去探究这个世界的奥秘,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幸福的人。
3.陶冶优秀品性,体验付出的快乐
幸福,不仅是单个人的追求与享受,幸福也是人与人之间“分享”的一种体验,是人们向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给予”。只有为增进社会整体的幸福而拓展自己的生命活动,个体才能趋向于身心的完美。
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共生、互动关系。人不能只顾及自己的幸福,人的社会性要求他必须服从于社会的发展,但是社会的发展却又是以个人幸福为目的的。幸福是个人的主观体验,但它只有建立在长久的、以普遍的幸福为基础的、符合历史、社会发展规律的幸福观上才是可取的。
海伦•杜卡斯在《爱因斯坦谈人生》中有一句:“请学会通过使别人幸福快乐来获取自己的幸福。”的确,幸福不是别人赐予的,也不是一个人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通过付出,让他人获得幸福快乐,这才是幸福的真谛。
总之,幸福教育是教育哲学,是教育理想,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行动指南。人的幸福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强调“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的时代,将“幸福”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是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审视现实社会、教育现状、教育本质和教育发展所做出的理智而又理想的选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