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适合哪些考生报考,在高考录取中有哪些优惠政策?

2020-05-25 教育 114阅读

2018年自主招生大幕已经拉开,家长们疑问不少,主要有:自主招生适合哪些考生报考?在高考录取中有什么优惠政策,等等。特别邀请高考指导专家老师,为广大学生、家长解读高校自主招生相关政策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说吧~

一.何谓自主招生

高校自主改革试点于2003年启动,主要招生对象是“偏才”“怪才”,并为他们开辟了一条通向理想高校的特殊通道。2012年,教育部出台自主招生文件,招生对象第一次明确为“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新高考文件,再次明确自主招生的方向,即主要招收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且不得采用联考方式考核。从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试统一安排在高考后进行。

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要打破“唯分数论”的束缚,给具有特殊潜质或者特殊才能的考生一定的自由伸展空间,让这部分考生通过自主招生,能够以低于拟报考院校投档线的高考成绩进入适合发挥其特长、发掘其潜质的高校和专业学习。

二、关于自主招生试点高校

从2003年至今,自主招生已经走过15个年头。由最初的22所高校尝试破冰,到2014年全面开花超过百所高校参与。2015年由于受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影响,自主招生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有所减少。2018年参与自主招生的院校共有90所,其中13所高校只在本省实行自主选拔录取。

这里,有几点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

1.参与自主招生的虽然都是知名院校,但也并非都是高考录取分数最顶尖的院校

不少家长误以为自主招生只有考清华、北大的学生才需要考虑,但其实90所院校当中既有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名校,也不乏一些录取分数相对稍低的知名高校,这些高校对于很多文化成绩在学校排名中上游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每年高考过后,我听到家长说的最多也最遗憾的话就是“孩子高考失常了,早知道参加个自主招生就好了”。我的建议是,只要孩子的成绩能够在本省的“一本”线以上,有一定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就可以考虑报考自招。

2.按照教育部规定,试点高校每年要拿出5%的招生计划用于自主招生

比如南开大学每年面向全国的总招生计划是4000人,那通过自主招生招收的学生人数应该在200人左右,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300-400人能获得降分录取优惠。

之所以这么操作,是因为每年自主招生的降分对象都会有部分流失:一种情况是高校已经给考生降分,比如在模拟投档线下降20分录取,但降20分后部分考生的高考成绩仍然没有达到高校模拟投档线;还有一种情况,是少数考生高考发挥超常,高考成绩能够进入更合适、更理想的高校,这一部分考生也可能会放弃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机会。因此,自主招生对考生来说,具有“保底”和“冲高”的双重功效。

3.虽然参与自主招生的院校有几十所,但实际报考时对考生的院校和专业报考数量有一定限制大部分高校要求的院校报考数量在2-3所,也有部分院校限报1所。至于专业,几乎每所学校都要求考生明确报考具体的专业或专业类。以南开大学为例,其在2018年进行自主招生的专业,只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医药类、人文社科类和外国语言文学类,招生简章的表述也很明确——“每位考生只可报考一个招生专业(类),每个招生专业(类)限报一个具体专业。报考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医药类的考生身体条件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文件要求”。考生在报考过程中,不仅需要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你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你是否有能力学好这个专业”也是很多高校复试考核的重点。

三、自主招生有什么优惠政策

获得自主招生降分资格的考生,在高考录取时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以便他们录取到适合发挥其特长的高校和专业。不过,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自招降分政策,具体的优惠降分情况详见报考学校当年的招生简章。下面,我们以两所学校为例进行解读:

先来看看中南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获得自主招生录取资格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含优惠分)须达到生源所在省对应科类第一批次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就是说,获得中南大学自主招生降分资格的考生,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上即可被录取。对于湖南考生来说,2017年湖南省的理科“一本”线是505分,获得降分优惠资格的考生高考成绩只需要达到505分即可被录取。但假如你只考了500分,低于“一本”线了,这种情况就不会被录取了。

前面已经谈到,考生在报考的时候,高校一般会要求考生确定自己希望就读的专业或专业类,也就是说,一旦被录取,就读的就是自己之前报考的专业。因此在参加自招前,确定好自己适合的专业、做好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有必要。

再来看一所学校。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明确设定了“自主招生认定的优惠分值一般为10分~60分,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获得降至一本线的录取优惠(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本省确定的自主招生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清华大学的优惠政策就是根据考生初审、复试的成绩,确定不同的降分等级,这也是很多高校采取的一种方式。

可见,无论是录取分数还是专业确定,自主招生都给予了考生很大的优惠幅度,对于考生来说这真是一个很好的考名校的机会。那是不是大家都可以去报考自主招生呢?

四、哪些考生适合报考自主招生

既然自主招生有很大的优惠幅度,抱有保底心态的考生和想走捷径的考生,都在想自己能否闯闯自主招生这条路,但其实并非每个考生都适合报考自主招生。

2014年9月3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明确指出,“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是高校自主招生对考生素和能力质的基本要求,这二者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可能很抽象,但每年的自主招生,各高校都赋予其具体、可操作的内容。笔者经过梳理总结,从2018年简章当中提取出高校报考自主招生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1.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获奖

这一项条件基本在所有高校的报考条件出现,但不同高校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北京大学要求全国决赛成绩优异,浙江大学等高校要求省级赛区一等奖及以上,北京科技大学等要求省级赛区二等奖(含)以上,等等。当然,也有一些高校的要求相对模糊,比如湖南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显示,“对所报专业有着浓厚兴趣,且具有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并能提供真实、详尽的证明材料”

2.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奖

以上两类竞赛具备官方背景,在保送生改革之前,获得以上奖项省级一等奖以上的学生直接具备保送资格,因此在自主招生初审中的认可度也是最高

3.文科类竞赛获奖

主要包括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等。

大家可能注意到,有官方背景的竞赛大多以理科生参赛为主,相比较而言文科生可参加的官方大赛太少,因此各高校选定了一些在业内声望相对较高、影响较大的竞赛作为参考。从招生简章筛选到的信息来看,以上几类大赛提到的比较多。

4.其他各类比赛获奖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等。

5.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发表高质量专业学术论文或者文学作品

这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考生具备一定创新潜质。比如我曾经接触过的一个学生,从小喜欢现代诗歌,也喜欢自己动笔进行创作,高中阶段的作品经专家指导鉴定可以结集出版。后来,凭借这本出版的诗集,这个学生当时获得了三所“985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青睐,在复试中凭借出色的发挥获得了降分优惠,高考后成功考入理想院校的理想专业。

6.平时成绩优秀,特别是单科成绩优秀平时成绩是记录考生高中阶段学习效果的重要载体,单科成绩更是其学科专长的有效证明,部分试点高校对这部分优秀考生开了绿灯。

7.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获得突出成绩

这是考生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不少试点高校偏文科专业设定的报名条件。

8.极少数高校的特殊专业,由于专业自身特点,要求考生艺术综合能力较强

《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规定:“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并在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具备较强的艺术综合能力,能提供相关获奖证书(高中阶段参加省级比赛三等奖及以上)或艺术水平考级九级及以上等级证书。”

9.不设定具体项目

有部分高校在设定具体条件的同时,为了适当扩大选拔范围,也不设定具体项目,只要考生能够提供证明自己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材料,通过专家组审核评定。至于考生能否通过审核评定,就要看材料质量、数量以及考生报考的情况了。想了解更多自主招生资讯,关注公众??zzs6868。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