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元旦)手抄报怎么做? 只要说说要写哪些内容就行。

2020-04-16 文化 113阅读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绘龙图铭心济世
存虎胆立志兴邦

江河湖海凭龙跃
山岳峰峦任虎行

江山秀丽神龙舞
道路逶迤骏马驰

江山依旧龙盘踞
世纪更新国富强

蛟龙出海迎红日
紫燕归门报早春

蛟龙腾海风雷激
莺燕闹春杨柳青

金龙报春春风暖
铁手造福福气浓

金龙出海迎新岁
彩凤朝阳贺小康
户吉家祥歌且舞
龙盘虎踞慨而慷

花柳春风催燕舞
英雄祖国盼龙飞

华堂戏燕春风暖
盛世腾龙国色娇

华夏龙腾金鼓壮
新春马跃玉珂鸣

华夏龙腾金鼙壮
神州兔跃玉仓盈

华夏扬威惊世界
巨龙昂首恃风雷

黄龙行雨腾沧海
紫凤驾云上碧霄

挥毫凤舞千山秀
泼墨龙飞万水腾
庚呈瑞彩迎春节
辰绽联花拓盛元

庚序开元民奋发
辰年启泰国腾骧

国策英明增国力
龙年飞跃展龙图

国富民殷龙献瑞
年丰物阜凤还巢

国运国兴凭国策
龙飞龙跃靠龙人

海阔何愁龙跃水
山高岂妒凤朝阳

虎啸无弦惊海宇
龙吟有意动河山

虎跃龙腾欢盛世
莺歌燕舞贺新春
春雨多情绿大地
金龙展志壮神州

大业功成惊世界
巨龙飞跃盛中华

大治凤鸣尤乐耳
小康龙舞更开心

丹凤朝阳歌盛世
苍龙布雨润神州

丹霞瑰丽神龙舞
大路康庄骏马驰

动地惊天龙气象
锦山绣水凤文章

风发龙门春浪暖
日临雁塔晓云开

风来松度龙吟曲
雨过庭余鸟迹书
元旦”,最早来自西方。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也就是一年。同时古埃及人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就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由于最近500余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基督教国家的影响,纵横世界各大洲,也由于公历的相对精准,公元纪年法被世界各国纷纷采用,元旦作为节日,在西方比不过圣诞节,在中国比不上春节,但由于其本身的世俗性、非宗教性,反而因此成了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除夕之夜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