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汇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运动会是最能激发学生的团结拼搏精神,培养他们集体主义观念的一项活动,班主任应认真组织并参与其中,充分利用这一集体活动,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
一、尊重学生,优化民主管理学生是班集体的真正主人,必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班主任一言堂的教育模式,会扼杀班级教育管理的生机和活力,导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缺失。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感悟学校和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和校纪班规的合理性。
运动会报名时,学生都很踊跃。报名的同学很多,可项目有限,而且每个项目都限定了人数。这就意味着不是每个人都能报上名,不是每个人都能报到自己喜欢的项目。一学期一届的运动会是大家期待已久的,这时谁都想参加自己最喜欢的项目,为了这个项目,有的同学准备了好久,如果最后报不成心里肯定很失望。怎么办?我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学生,让他们以班级利益为重,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最后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决定派实力最强的同学代表班级参赛,报名的同学在体育课上进行比赛,胜出的同学参加。一切决策以班级荣誉为重,同学们觉得公平公正,都没有任何异议。下届运动会,凡是得过奖的同学获得参赛资格,未获奖的将机会让给没参加过的同学。这样,既保证了班级的体育成绩,又保护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班主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民主,所有的学生把为班级争光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参与讨论,个个为运动会报名出谋献策。班里出现了主动活跃、团结一致的氛围。
二、调动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教育家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负一定的责任,班级的荣辱与集体成员息息相关,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就会得到得到普遍的增强。参加运动会的学生只是班里的一部分,没参加的同学闲着无事干,班级就会显得松散凌乱。我充分挖掘班级每个同学的潜力,将他们分成了宣传、服务、卫生等几个小组,要求他们本着为班争光、超越自我的精神,人人为班级出力。运动会过程中,所有同学的心都凝聚到班级的荣誉上。宣传组的同学积极撰稿讴歌运动健儿的每一个胜利,每一个运动员赛前赛后都有同学周到的服务,只要有我班运动员比赛,加油声响彻校园全班同学齐心协力,我班运动会每次都能获得精神文明奖称号。学生人人参与运动会,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搭建了桥梁,又使学生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关心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班级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家是温馨的,班级也应该是温馨的。如果生活在和谐、温馨、充满关爱的班级中,学生就会成为一个具有爱心的人。在班集体中,班主任应精心营造一个充满关怀、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运动会是同学们都爱参加的活动,如果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注意保护自己,教师忽视事故预防工作,就容易出现运动伤害。为了让学生度过一个平安而有意义的运动会,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是对班上学生普及基本的运动安全知识,维持运动会的秩序。报名时班主任要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比赛前几天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提醒学生重视训练以及比赛前的热身运动。比赛时,关注每一位运动员,组织学生热心为运动员服务。在我们班上,每位运动员都会有两位同学为他们服务,或送水、或搀扶、照看东西一个个小小的举动传递着彼此的关爱,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在悄悄地形成。
四、及时总结,形成积极向上班风要培养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果在班级管理中能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那么它在班级管理中对个别学生的影响,有时比教师个人的作用还显著。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表扬和批评,能为正确舆论的树立创设良好氛围。运动会结束后,我组织学生对同学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开展议论,对那些表现积极、奋力拼搏的予以表扬,使之产生带动他人的作用;而对那些冷淡、消极应付的学生,则发动其余学生对其进行批评、指责,使之意识到班级的荣誉仅靠某个或某几个学生是不能赢得的,而必须靠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与奉献。每次运动会后及时开展一次表扬与批评的活动,久而久之,就能让那些无视集体活动和荣誉的学生在强大舆论压力下,逐渐变得自觉与主动,从而在班上形成一种大家争着为班级争光,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
以上几点,是我在运动会中建设班级文化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高一年段班级文化建设有哪些方面?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而高一作为起始年段,是重中之重。如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给现行的班级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如何加强班级建设,应对新课改的挑战,成为广大一线班主任的现实难题,我试从班级文化建设的角度来探讨班级建设。
一、建设班级思想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道德品质好、思想境界高的专业人才。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生活时间最长的集体,所以,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操作时,班主任首先要提出班级奋斗的目标,然后由班委会学生组织全班学生讨论,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现状,制定出本班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如本学期文理分科以后,我对学生提出了要建立一个学风浓厚、团结和谐、举止文明、环境优雅的班集体。在班委会学生的号召和组织下,经过几次班会课的讨论,确定了本班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而且还制订了达成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
二、设计班级环境文化,寓理于境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人积极向上。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重视教室的美化,力争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教室设置一块张贴栏,用于张贴课表、班纪班规和各种信息,避免学生乱贴乱画;在教室设置一块展示栏,长期展示好人好事、学生的各种优秀作品和荣誉证书;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每期要做到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等,学生在一个美化了的教室环境中,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三、创建课外活动文化,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班级文化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各种活动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所以班级组织的课外活动要实现教化的功能。班级课外活动文化团体包括班内组建的各类兴趣小组,如科技小组、板报小组、音乐小组、美术小组、体育小组、写作小组等。这些班级文化团体从文化和舆论导向上影响着学生。在这些课外活动中,学生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培养了动手能力,增强了活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这些课外活动中,我有意识的引进激励和竞争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重视每位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锻炼,抓住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突出同学人际交往文化,创造和谐团队人际交往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群体舆论的监督来实现的,班级人际交往环境是教师、学生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交往环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如果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能和谐、平等地友好相处,那就能形成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气氛。
此外,
班干部与其他学生的人际关系是班级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任何班级工作都容易开展。因此,我十分注重班干部与其他学生关系的发展,在班干部的产生上,坚持让学生竞选产生,班主任只要求选出的班干部能够做到办事公正、以身作则、团结同学、善于沟通、具有民主和奉献精神。班干部和同学之间能够相互信任,班级建设自然事半功倍。
五、创新学习文化,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保持学习恒心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风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巨大。一般说来,学习风气与德育工作是分不开的,良好的学风会促进班级的德育工作。它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而且左右着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从而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认为只有平时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培养严谨、进取、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才能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如:大致安排好学生每天的读书时间、做作业时间、复习巩固时间,使学生每天有章可循;细化各项要求,如做作业的要求、上课听讲的要求、复习巩固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优秀学生介绍学习方法,考试质量分析、鼓励表扬成绩进步的学生等方式来树立同学们的学习信心,保持学习的恒心。
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温暖、快乐,使班级井然有序、一枝独秀、充满生机,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文化底蕴、育人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重视文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必然、一项工作在学校出现。
如何合理给学生安排座位对于班主任来说,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学生座位,这件事情看起来小,但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却是个敏感问题,开学的第一件事情做不好,往往影响班主任后面的工作效率。排座位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手段,最终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地对待、关注每一个学生,如何做到公平合理、效率最大化,同样考验老师权衡的策略和管理的智慧。
我们传统排座位的方法一般是按照身高、性别来排,适当照顾视力不好的同学,并定期轮换。这样拍座位固然方便简洁,但却存在一些问题:一、这样的座位安排是没有教育性的。对于班主任来说,班级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学生座位的合理安排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催化剂。
那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既公平合理又兼顾所有,既有教育意义又让学生家长满意呢?现把我的做法介绍一下,供大家借鉴:安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利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所谓尊重学生,就是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愿望,甚至让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己确定座位,当然也不是任意想坐哪里就坐那里。所谓利于学习,就是排座位要考虑成绩搭配,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坐在一起。所谓小组固定,意思是前后四人或六人就是一个整体,小组内部可以互相调整。所谓每周轮换,是说每个星期全班都要以小组为单位变化一次座位,让每一个同学在一学期之内几乎都能把教室的每个方位坐遍。
具体操作分两个步骤,开学第一天排一次,一个月以后排一次。开学第一天排座位,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安排,老师只和他们讨论安排座位的原则。
以一个班级为例-学生集中于教室后,我谈了谈其他的事情,然后开始说编座位的事儿。我说:现在同学们是随意坐的,但我每次接手新班都是和同学们商量着编方位。绝对尊重同学们!我们只确定一个原则:不影响他人,不影响自己;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团结。只要这个原则大家同意,那么,你们想怎么坐就怎么坐,以后我们每周都轮换一次座位,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在教室里的每一个地方坐一周。好不好! 大家都说:好!因为是随意坐的,因此,教室里面男生女生坐的比例不太合理,阵线分明。于是,我和大家商量着略作了调整,使男女同学能够混合地坐在一起。最后,我问了问哪些需要照顾的同学,并把一位视力特别不好女生安排在了最前排,然后对她说:我和同学们也只能照顾你一周,请理解!因为我们每周都要轮换座位。
我知道,编方位对许多班主任来说是一件很棘手的事,但我就这么简单的完成了――只要尊重学生,什么事儿都好办!有的老师质疑道:第一次编座位就这么简单?太随意了吧?太迁就学生了吧?如果接下来的事实证明,有不适合坐在一起的学生却坐在了一起,岂不是误了学生?且慢质疑,因为这只是第一个步骤,一个月后还有第二步骤呢!第二个月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比较熟悉了,同时,第一次安排的座位是否合适,大家也比较清楚了,于是这时便进行调整。这次的调整,不但是根据任课老师的意见和同学们的反映,将不合适的同桌分开,而且还要确立学习小组。我班的学习小组是四至六人,刚好前后左右相邻。学习小组一旦编定,原则上便三年不变,这样便于组与组之间竞赛。
我还要详细说说教室里的课桌布局(不知我能否说清楚)。教师站在讲台上,一般来说,下面是八列小纵队,其中每两列靠得比较紧密,于是形成四列大纵队;同时,又是七横排(刚好五十六个学生)或八横排(刚好六十四个学生)。从每个大纵队中间截开,便是前后两个小组。这样,全班就有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四至六人。每周轮换座位的时候,是小组整体搬迁移动,而且是一轮朝右斜上方(从站在讲台的视角看),教室最右上角那个小组则移动到最左前方的角落,教室最右边最靠前那个小组则朝左边后方移动。在小组整体搬迁移动的同时,小组内部也进行前后左右的循环调整。
因为不便于图示,所以我仅仅用文字可能不一定表述得很清楚。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地说,这样每周循环的好处是,第一,保持了小组的整体性,有利于课堂学习的交流讨论和小组之间的学习竞赛;第二,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坐教室里任何一个位置,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显得十分公平。这样一来,所有照顾都不存在了――我对凡是需要照顾的同学说:不要紧,你只是暂时坐这里,下周就会交换座位的!学生能够接受,家长也无话可说。当班主任十年来,我基本上都是这样安排座位的,班上从来都相安无事。
当然,每个班的情况不同,每个老师的管理理念也不尽相同,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有用的方法,但我认为:只要班主任肯动脑筋,多琢磨多研究,所有的事情不仅都能解决,而且可以用成为一种教育、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