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淡水鱼那么3号钩就够了,不要大于5号钩如果是海鱼,那么不要低于12号钩,最好用16号的钩。
一、饵钩跟着水温走
垂钓实践表明,鱼获的多少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水温高低就是影响鱼获的重要因素之一。隆冬钓不到鱼、盛夏鱼难钓(北方的寒冷地区例外),以及气温水温突然大幅度升降的日子无鱼问钩或收获寥寥,主要原因就在这里,在自然水域中,鱼类经常通过自我调节体温和“冷找温、热找凉”的游动,使自己的体温同水温保持一致,相差不过0.5-1度。春秋水温不高不低,相对稳定,符合鱼类的适温范围时,小幅度变化对鱼的生活影响不大;但早春、晚秋、初冬和日夜温差大时,一两度之差可能就是鱼摄食与停食的临界点。夏天烈日烘烤,上层水温比下层高,鱼会潜入深水区“避暑”;冬天表层水降温快,密度大下沉,整个水体温度下降,而底层水却因地温略高,仍有鱼活动,故浅水岸边钓不到鱼,在深水区却有收获。海竿串钩比手竿的活动空间大,选择深、浅、远、近都比较方便,根据具体情况掌握好深浅度,使串钩跟着水温走,将饵钩送到鱼适温的深度和泳层,当然会有嘴馋的鱼上钩。
二、横卧流水多拦鱼
过去使用串钩时,只注意远投钓深水和流水的缓急交汇处,有时甚至是抛到哪儿钓哪儿。有一次在黄河里用串钩,发现横卧水道上鱼率高,就有意识地将三组串钩横拦水道,果然鱼获比随意抛投多了三分之一。这使我联想到一个问题:鱼类有涸游的习性,因为逆水而上容易把握方向,可呼吸更多的氧,而且张嘴就能吃到食物,还可能游到理想的水环境,不致于因横游阻力大被急流冲到危险的地方。串钩通常绑四枚钩,延长线1.2米左右,若几组串钩同时甩出,十几枚钩呈梯形横拦水道,必然增加钩饵同鱼儿接触的机会,上鱼率高也在情理之中。受流水钓的启发,后来我在静水湖库中使用串钩,常将钩饵横投到离岸10—15米远的鱼洄游的路线上或主航道的支汉、大水面的沟湾相连的瓶颈处,侧重拦截过路的鱼,也不同程度地起到了提高钓绩的作用。
三、底浮兼顾收获大
一般来说,抛出的串钩多为卧底钩,以钓鲫、鲤或其他底栖鱼类为主,必要时也可以浮钓或底浮兼顾。比如将前面的钩装颗粒饵或玉米粒,后面的钩装青草,抛钩后把较长的竿插在较高的位置,提高竿线的仰角,串钩入水后必然是前面重的钩饵落底,后面轻的钩饵上浮,底浮兼有,可钓不同泳层的鱼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