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是怀念还想念
小孩子得知亲人去世后,可能会大哭一阵,然后兴高采烈地玩一阵,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可是,在玩的时候,又会突然大哭起来。这是因为幼儿对强烈情绪的承受力持续时间很短。他们需要在玩耍中缓冲压力,积聚能量,才有力量表达哀伤。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对失去的亲人没感情,不要因此责备孩子。年幼的孩子还没有能力安慰别人,得知照顾自己的妈妈去世,可能会说:“妈妈死了,以后谁给我做好吃的?”这并不意味着孩子自私。只有年长的孩子,才会有能力体会别人的心情,才会有能力安慰别人。年幼的孩子做不到!因此,要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让他感到,尽管失去妈妈,仍有其他成年人照顾他。孩子感到安全,更容易从哀伤中恢复过来。成年人也会有悲伤-快乐的矛盾需求。失去亲人,我们悲痛。可是,悲痛常常压得我们喘不上气,身体需要放松,心情需要轻松。于是,当一家人在一起做一些让身体放松、让心情轻松的活动时,比如说笑话、买东西、看电影等,自然会笑出声来,甚至开怀大笑。笑声,并不是对逝者不敬,而是补充让悲痛消耗掉的生命能量,使自己更有力量转化哀伤,以便继续上路。2008年,在汶川地震做心理危机干预时,面对那些失去亲人、悲痛欲绝的老师们,我们常问的一句话是:“你的亲人在天有灵,他希望你今天的生活是什么样?”老师们无一例外地回答:“他希望我过得好!”而其中最隆重的“好”,就是健康快乐!在哀伤的日子里,一家人在同一时刻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悲伤,有的人平静,有的人暂时轻松快乐。这些都是正常的。知道这一点,就不必因为一家人的不同反应而起冲突。反而应该庆幸,幸亏家里有人在哀伤的日子里仍有快乐的能力,让家庭气氛轻松一些。否则,整个家庭被哀痛淹没,生活就很难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