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0-09-14 教育 71阅读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除学习心理等传统领域受到重视外,还呈现出如下新的发展趋势。
(一)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教育心理学研究从S-R范式向认知范式的转化,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引起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学习与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知识的接纳者,学习是一种认知加工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一种主动构建过程、学习不是记录信息而是理解信息。而教学的重心也从课程转向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发展适合于各种学科的学习和思考策略。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也从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这种转变最初源于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所进行的教育与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问题的关注更使教育心理学摆脱了50年代中期没落的局面。而教育心理学由于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关注而成为生命力旺盛的学科。
从此教育心理学不再单纯关注于学习的实质问题,而是关注于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关注学生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关注教师如何促进这些认知过程的发展,对教学问题的关注,最直接的成果就是促进了教学心理学的发展.从1969年加涅(Robert M.Gagne)等人提出教学心理学概念以来,教学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
(二)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教育心理学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也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者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相同教学环境的学生,其所能达到的成就是各不相同的,这就促使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去探求影响认知过程的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最近,沃尔勃格(H .L. Walberg)通过广泛的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寻找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发现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探讨将是教育心理学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之一。研究发现,学习动机及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学习和教学具有重大影响,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已开始反映到教育心理学中,如韦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从实验室转向教学实际,更加关注教与学的有效性,使得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策略与元认知问题就成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热点与方向。特别是当前教育心理学在学科教学方面的研究中.更是密切结合学习策略、教学策略、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元认知理论,以期解决相关学科的教学有效性问题。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工作者们正在不断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科研成果,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