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的历史人文

2022-08-04 旅游 85阅读

英山,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疆,宋为毕升故里,今为中国茶乡、温泉名城。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原草原木原生态,野滋野味野风情”之美誉。名山(中原第一峰——大别山主峰天堂寨)雄奇险峻、名泉(中国第二大温泉)物华天宝、名产(英山云雾茶、丝绸保健制品、山野菜)畅销市场、名人(毕升)驰名中外,大别山生态旅游已成为“鄂东旅游业的支撑点,大武(南武当山秀美风光(18张)汉的后花园”。
英山境内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峰海拔1729.13米,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此山南北分界,阴阳交错,为鄂皖之咽喉,江淮之要塞,素称“吴楚东南第一关”。这里春季姹紫嫣红,夏季绿满山川,秋天红叶漫坡,冬季冰花怒放,景色等级可与庐山、峨眉山、张家界等著名风景区比肩。大别山与道教结缘已久,仅英山县境内多有道教圣迹,历史上有许多真武、三丰、吕仙在此显灵、修炼的传说,道教场所多达150处,其中有一府(东岳府)、一观(太一观)、一楼(魁星楼)、二堂(三官堂、明伦堂)、二塔(龙珠塔、两河口塔)、四阁、四坛、四十九庙(北有玉皇庙、南有仙人台等)、七十四庵、十一宫(七座供奉真武大帝和张三丰祖师的武圣宫)。南武当的崛起,是历史的回归和时代发展的必然,填补了中华国教——道教在鄂东宗教旅游中的空白,作为中国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南宗发源地、中国未来的武当武术基地、中国最大的避暑养生旅游中心,整合了英山经典景区的山水人文资源,上有大别山主峰,中有南武当武圣宫,下有华中第一谷和大别山天池,成一线穿珠之势,为大别山地区的文化、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生在自古多侠士的燕赵晋州书香门第的武当道长游玄德,是武林12大门派中武当派代表人物、三丰祖师第十四代传人。游玄德道长自幼随父习武,后出家武当,得到武当派南宗掌门人王杰的真传,九十年代初创办了三丰武术院,以其“北崇少林,南尊武当”、“武当祖庭,万法归宗”的影响力,促进了吴家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道教文化区、休闲度假区、生活服务区、民俗文化区、植物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八大景区的建设,完成了武圣宫三丰大殿、民俗文化村、中华武术院、太极广场、道家养生院、宗师府、石鼓神庙、龙潭峡谷漂流等八大工程,启动了大别山主峰登顶索道建设,带来了英山旅游外向型、国际化发展的联动效应。2003年10月4日,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了以“世界和平、人类健康”为主题的中国英山南武当山首届国际文化旅游节,来自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的演艺明星、游客一万余人出席了盛会,南京、武汉的旅行社推出了英山南武当山风景区及龙潭峡谷漂流二日游、三日游热线,为英山的旅游事业带来了生机。2007年4月21日,黄冈市政府又在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举办了“中国英山首届国际武林大会”,来自国内外11大门派的武林高手到会献艺。
大别山是一座古老的山,是一座英雄的山,是一座富有的人文之山,是当代旅游发展的后起之秀。而南武当山的崛起,弘扬了道教文化,传播了中华文明,印证了三丰仙师“武当异日必大兴”的预言,使千年沉睡的大别山终将成为世界关注向往的道教振兴之圣地,人类团结交流的净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