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李嘉图学派解体的主要原因

2022-04-17 财经 97阅读
一、李嘉图及李嘉图的继承人对于李嘉图体系的矛盾所采取的态度及对策是此体系迅速败落的重要原因。 
  按照马克思所语,李嘉图的理论有两个缺陷:一是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和价值规律的矛盾,二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劳动价值率的矛盾。先来看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劳动价值论的矛盾。一方面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另一方面不同资本推动的劳动量不同,按照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数量决定商品价值量,必定推动不同劳动量的等量资本无法获得等量利润,这个无法调和的矛盾对李嘉图的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李嘉图对自己的劳动价值论做了修正,他承认资本的不同构成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从而把过去的劳动唯一决定商品价值量变为劳动数量是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主要因素,将自己的理论从“绝对真理”变为“近似真理”(熊彼特语)。 
  如果说这外在矛盾的解决尚可原谅的话,那么关于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和价值规律的矛盾对于李嘉图理论则是致命的。既然李嘉图坚持了劳动价值论,那么就只有工资是合理的收入,做为不提供劳动的资本和土地就不应该获取收入,也就是要承认利润与地租的不合理性。做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李嘉图不可能承认利润与地租的不合理性,所以在他的理论中,一边坚持劳动价值论,一方面避而不谈利润和地租的合理性问题,只是谈利润和地租的数量问题和发展趋势问题。这样的解决办法只是回避了问题,不可能使问题消失,这当然成为论敌攻击他的最主要一点。通篇《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都充满了这种无奈。其实这个问题亚当斯密就已经意识到了,所以尽管在《国富论》开始时他坚持了劳动价值理论,但随后斯密又提出了另外的价值理论:支配劳动论与生产成本论,并且逐渐由劳动价值理论过渡到生产成本论,所以实际上虽然先后提出了三种价值论,但仔细分析来看,亚当斯密最后选择了生产成本论,因为生产成本理论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释利润与地租的合理性。而矛盾的李嘉图试图弥合这两种理论根本无法调和的矛盾,结果当然只有失败。 
  李嘉图逝世以后,他的学派成员仍然试图以李嘉图的方式来应对论敌的挑战。他们继续坚持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此前题下,他们又做了一定的发展,以詹姆斯·穆勒的“积累劳动说”与麦克库洛赫的“自然力创造价值说”为代表,企图以此做到既坚持劳动价值理论,又承认利润与地租的合理性,结果仍然是失败。经过了这样一场论战,李嘉图学派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缺陷,也由于以李嘉图为首的学派成员采取了回避问题的应战方法,很快就被大部分经济学家抛弃了。 
  (二)那么李嘉图学派的解体的原因仅在于此吗?其实这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更深的原因,那就是整个资产阶级对他的抛弃。 
  作为代表工商为资产阶级利润的古典经济学,把劳动这一因素引入到价值理论中是它的首创,特别是早期的先驱人物,几乎每一个都谈到了劳动价值论。这是为了批判重商主义的错误,做为不同于商人阶级的工业资产阶级,其主要活动领域在生产领域,作为生产领域最主要行为的劳动,自然是工业资产阶级最为关注的,也是其批判重商主义的最有力武器。 
  但是一旦战胜了重商主义,随着劳动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其与利润范畴和地租范畴相矛盾的问题便日渐显现出来,而且是一种根本无法调和的矛盾。在要么是承认利润与地租的非合理性,要么是修改劳动价值理的选择中,工业资产阶级只能选择后者。所以纵观经济思想史上古典经济学时期,一直存在着劳动价值论与生产成本论两种价值学说。如前所述,亚当斯密虽然提出了三种价值学说,但最后实际上还是坚持了生产成本学说,李嘉图则坚持了唯一的劳动价值理论。与李嘉图同时代的马尔萨斯最早发现了李嘉图理论体系中的矛盾,因而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论:“商品的内在的交换价值,这可以解说为由内在原因产生的购买力。在没有其他说明的时候,物品的价值总是指这种意义上的而言的。这种定义的价值恰恰等于根据占有欲望和获得的困难而决定的商品的估价;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商品的估价总是决定于需求和供给的相对状况,而且通常是决定于基本的生产成本。”另一个同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法国人萨伊的价值理论虽然混乱,但实际上仍是以生产成本理论为核心内容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