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火炮的口径也大相径庭,很难衡量火炮的射程。【分为进口和国产俩种类型】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后期,随着驼峰航线和缅甸通道的打开国军获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国产火炮相对等而下之。
资料一: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使用的火炮,名气最响同时也是威力最大的非150毫米的德制FH18榴弹炮莫属,FH是Field
Howitzer即野战榴弹炮的意思,也有称为sFH18的,s是德语中远程的开头字母,相对与le即短程的意思。FH18是德国国莱茵金属公司与克虏伯公司在1926-1930年期间联合研制,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炮身,克虏伯研制炮架。由于全炮较重,1935年莱茵金属公司又研制了一种减轻重量的版本,重新设计了炮架以减轻重量,但初速和射程也减少了,而且由于采用合金,成本上涨,所以德国国防军没有采用。而这两种版本的FH18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中国都有引进,装备了两个炮兵团,将近50门,成作为当时中国炮兵火力的中坚。值得一提的是,sFH18也是第一种世界上采用火箭增程弹的火炮,采用火箭增程弹的最大射程可达到19公里。
整个民国期间中国大概生产了伸管火炮约4600余门,其中1200多门都是1924年到1931年东三省兵工厂生产的,其生产的山炮、野炮、平射炮、榴弹炮(批量生产150毫米榴弹炮,甚至在九一八的时候正在试制240毫米榴弹炮),口径和质量基本上是民国期间最好的,但东北沦亡后,这个兵工厂成为鬼子的军工厂了。其次能生产大炮的是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他主要生产山炮和野炮,一般是75毫米口径的,最大105毫米口径,约生产2300门(抗战前生产约2100门)。第三是上海兵工厂在清末到1931年生产75毫米山炮约600门,但由于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上海兵工厂被迫关闭。第四个兵工厂就是汉阳兵工厂,从1921年到1937年共生产75毫米山炮约250门。除此之外,当时广东的军阀陈济棠在1932年开始投资约1100万,建造了一个当时全国最新的制炮厂,即琶江制炮厂(广东第二兵工厂),该厂规模很大,设备一流,但截至36年陈济棠下台,只开始试生产,仅试制了105毫米榴弹炮1门,75毫米山炮2门。国民党中央政府接收后,该厂竟不明不白的停止生产,直到七七事变也没有恢复大炮的试制。
资料二:
二九年式150毫米迫击炮批量生产,总共改造该炮281门,制造炮弹7.46万发。直到炮管用完。但这种迫击炮在军队中并不算大炮范畴,而且是临时改造,第50兵工厂的设备还是发挥不了作用,于是兵工署的目光转向其他,由于抗战期间,日军的装甲车和轻型坦克在战场上横冲直撞,这些战车装甲厚度虽然不大,但普通轻兵器无法对付,而向德国和苏联买的几百门战车防御炮又不足分配,1938年5月,兵工署命令第50兵工厂仿制37毫米战车防御炮,该厂以购买的德国苏罗通50倍37毫米战车防御炮为母型,派人到德国与德国克兰公司签订设备、仪器和制造100门炮的原料供货合同,其图纸等技术资料也由克兰公司提供。
到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航运受阻,所订大部分设备没有运出,但原材料都已经运过红海,几经转运在1940年5月陆续运到工厂。7月正式开始试制,由于有原厂图纸,该厂设备也很不错,经半年多的反复试验,克服了种种困难,于1941年3月,第一门样炮试制成功,经检验合格,随即转入批量生产。
该炮放列全重343千克,行列全重369千克,初速825m/s,最大射程6000米,口径37毫米,炮管长度为口径的50倍,在400米射程以内可以击穿40毫米厚度的装甲钢板。兵工署将其命名为“三零年式50倍37毫米战场防御炮”,这是抗战期间中国唯一的一种批量生产的身管火炮。该火炮因进口炮管只有100门,除去加工报废外,1941年到1945年共生产94门,最后因材料来源断绝而停产。
在仿制该炮的同时,1939年7月,第50兵工厂拟仿造丹麦麦特森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以提高防空能力,并向德国订购100门材料。但因战争影响,材料未能进口,计划落空。1944年3月,第21兵工厂(原金陵兵工厂)奉命试制20毫米高射炮,该厂仍以麦特森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为母型进行仿造,同年11月仿造成功,该炮初速890m/s,最大仰角82度,最大射程3500米,射速每分钟125发,性能优良,但由于缺乏材料,仅生产4门样炮即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