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惭多情污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意思是:惭愧于我的多情玷污了佛门修行,入山苦修又怕耽误了佳人。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是:这世上如何能得双全之法,让我既不辜佛陀的厚恩又不负心于心上人?
诗词全文: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 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 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 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 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扩展资料
仓央嘉措(1683~1706)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门巴族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仓央嘉措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 苦与乐、 行与思、 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
思想内容上的特点:
1、大胆的写实性。仓央嘉措是宗教领袖人物, 但他敢于写出自己的现实行动、 内心感受和生活理
想, 突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 大胆地向传统势力挑战, 表现出巨大的勇气。
2、真挚的情感性。仓央嘉措的诗歌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诗中有初识乍遇的羞怯,有两情相悦的
欢欣, 有失之交臂的惋惜,有山盟海誓的坚贞,也有对于负心背离的怨尤,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爱情
生活的热切渴望与真挚追求。
3、深刻的哲理性。仓央嘉措的诗歌, 有不少在叙事的同时,概括出丰富的人生哲理, 通俗中透着
深刻, 给读者以启发。
形式之美:
1、和谐的音乐美。
仓央嘉措的诗歌运用了语言本身的抑扬节奏和藏族“谐体” 民歌的特点, 使诗歌韵律极强, 呈现
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 读起来琅琅上口, 铿锵悦耳。
主要表现在: 一是运用民歌“谐体” 的特点和语音的抑扬顿挫来体现韵律美。
仓诗大多每首四句, 每句六个音节, 句法整齐, 每两个音节一“顿” ,每句分为三个“顿” ,
即“四句六音三顿” , 再加上一、 三句表示语气未完的“扬式” 和二、 四句收尾的“降式” ,就
显得节奏清晰,起伏跌宕,简短有力, 形成一种优美的音乐效果。
2、悠远的意境美。
仓央嘉措的诗歌大量地运用了比拟、 双关、 象征、 排比等手法, 以此烘托渲染气氛, 塑造鲜明的
艺术形象,创设出悠远的艺术境界, 取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仓央嘉措堪称使用意象传情达意的巨匠,诗歌作品中各类意象比比皆是。
事实上,意象的丰富性已经构成了仓央嘉措诗歌的显著特点之一。
3、通俗的自然美。
仓央嘉措所处的时代, 文人多受“年阿” 诗体的影响,崇尚典雅深奥、 讲求词藻堆砌之风盛行,
而他却坚持将通俗的语言写入诗篇, 使《情歌》 语言简洁清新,平淡质朴,自然流畅, 柔美委
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仓央嘉措诗歌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