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产业占日本经济的多少,也就说GDP的比例,中国的动漫占中国经济的多少?

2020-07-17 动漫 328阅读
日本动漫业已有90余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动漫已成为了日本的第三大产业,占其GDP的十多个百分点。日本动漫在全世界拥有大批爱好者。仅以美国为例,2003年日本销往美国的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多达43.59亿美元。
8月6日,记者在网上遇见了王兵(化名,武汉某高校大二学生),他告诉记者,他正在下载《火影忍者》第146集。这部日本动画片现在异常火爆,从今年5月1日开始,每周四在网上出一集,王兵一直跟到现在,并买了很多相关的动漫作品。
日前,在北京主办的一个大型动漫节上,记者走访了很多动漫商贩和动漫迷。“保守估计,日本动漫产品占我店里整个销售额的70%。”一位来自上海的动漫店老板告诉记者。“我们店里基本上以销售日系动漫产品为主,国产的几乎没有,这也是迎合动漫迷的需求啊。”一位主要通过网上销售的动漫店老板说。
“我平时都看日本动漫,中国动漫跟日本的没法比。”一位正在读高中的动漫迷告诉记者。他在动漫节上已经花了300元钱,全部买了日本动漫作品和模型。
据“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调查显示:喜欢日本动漫的人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 另有调查表明:中国儿童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有19个是“外国人”,只有“孙悟空”一人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了解,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动漫产业国,2002年动漫产业的市场总规模达2万亿日元,成为该国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据日本有关方面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日本国内电影院上映的动漫片约为81部,日本的电视台每周播放动漫节目80多集,一年播放的动漫作品节目接近4000集。在日本所有的出版物中,漫画读物就占了40%,平均每天有25本漫画单行本问世。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2002年日本动画片在美国的销售额达43.6亿美元,是美国进口的日本钢铁产品价值的3倍多。而去年,中国的动漫产业总收入也不过100亿元人民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商支付的加工费。
根据中国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国产动画片在电视台的播出应当占动画片播出总量的60%,实际上,2004年,我国国内动画片生产总量只有2.9万分钟,市场需却在26.8万分钟,电视台动画片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动漫后知后觉
相对而言,中国的动漫产业起步并不晚。1982年,中国的连环画出版达到8.6亿多册,但仅仅3年过后,连环画市场就崩盘了,大量的图书积压在仓库里,64开连环画(俗称小人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留存下来的只有几本连环画杂志。
当时的连环画作者,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靠杂志的稿费难以维持生计,无奈之下,纷纷转投他行。
与此同时,1980年代下半期,国外动画加工业开始进入中国,其丰厚的薪酬,吸引了大批中国相关人才。据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人才流失殆尽。“那时动画加工就如同画钱。”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陈廖宇说。
伴随着“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铁臂阿童木,被称为“新漫画”或“卡通画”的日本动漫出现在中国内地。“这给少年儿童一个前所未有的阅读视野,因为这种新漫画在国内是从未有过的。”《北京卡通》主编闫宝华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盗版日本动漫产品在中国市场大规模产生,客观上做大了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市场。
“在三、五年间,中国的盗版商引进了日本三、五十年的动漫精华作品。中国的少年儿童一下子就深陷进去了。” 漫友文化传播机构出版人、漫友杂志社社长兼总编金城说。
“这是形成现在青少年钟情于日本动漫的根源。”陈廖宇说。
陈还分析道,这是政府对儿童娱乐领域监管的失控。同样存在大量日本动漫作品的欧美国家,政府监管要比中国完善得多。
而就在这段时间发生的“画王事件”一下子刺激了中国政府的神经:
四川成都希望书店,1993年至1994年间通过盗版日本漫画获利3亿元人民币。后来东窗事发,被日方出版商告上法庭,最终被认定“侵犯著作权”,罚款1500万人民币,其属下刊物《画书大王》被停。而政府在封存希望书店书库时,查处的盗版书籍数量之大,让当时的工作人员震惊。更让人震惊的,是同时查出来的一份庞大的邮购盗版动漫书的青少年名单。政府这才意识到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影响。
“5155工程”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出台的。
“5155工程”是中宣部和当时的新闻出版署1995年起实施的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即力争在两三年内建立5个动画出版基地(分别由辽宁少儿、中国少儿、少年儿童、接力和四川少儿5个出版社牵头),重点出版15套大型系列儿童动画图书,创立5个儿童动画刊物(即《中国卡通》、《北京卡通》、《少年漫画》、《漫画大王》、《卡通先锋》)。
“这个时候,我们对新动漫的了解还很少,于是就找盗版书商聊天,了解什么类型的漫画书好卖,蹲点询问买书的少年儿童,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日本动漫。”闫宝华跟记者介绍了他们创刊之初的艰难。当时创作漫画的作者都很年轻,他们也都是从喜欢看日本动漫开始,然后试着拿起画笔创作,既缺乏专业美术训练,社会阅历、文化积累也薄弱,因此画出来的东西非常稚嫩。“我们开始想各种各样的办法,请知名的老画家、美术家执笔,请儿童文学作家写脚本,但画出来的东西就不是那种味道。”毕竟,新漫画有别于传统的连环画,它是影视时代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它的特征是采用镜头语言,表现的画面具有连续、动态的特性,而老画家却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表现形式去创作新漫画。闫宝华说。
 “动漫工厂”打倒原创
1988年,动画加工开始进入中国。外商看中的是中国“价廉物美”的劳动力。中国动漫企业也乐得不费脑筋赚取加工费,将大量精力用于动漫产品的来料加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日本等动漫大国的重要代工基地,替海外加工的动漫作品已经远远高出原创动漫的产量。在为他人作嫁衣的同时,便顾不上创作自己的原创作品和品牌了,中国动漫与国际动漫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据日本动画协会公布,日本动画绘制工作90%已依赖海外,而有70%以上流向了中国等亚洲其他国家。
动画加工是我国动画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变奏,造成今天中国动画产业两头(策划、营销)小,中间(中期加工)大的格局,但另一方面,它也让中国动画了解了世界,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观念。当然,关键在于要善于消化吸收这些东西。
“国外的动漫产业从前期市场调研开始,一步步都是实实在在地干出来的。”陈廖宇指出。
( 动画片的生产一般分为前期创作、中期创作和后期创作,前期是创意阶段,中期主要是绘制和二维合成阶段,也是劳动力密集投入的阶段,后期主要是大量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合成。“实际上动画片生产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投入应该是差不多的,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在中期制作方面投入最多。”陈说。
动画片制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个风险很高的行业。“实际上社会有很多游资,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吸引这些游资,投资人看不到赚钱的希望,肯定不会投资。”董玉来说。
据统计,目前每分钟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成本在1.2万元至2万元,动画电影如《宝莲灯》则高达每分钟14万元,投入几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制作一部动画片并不稀奇。然而与此相比,动画片的售价却低得惊人,中央电视台每分钟动画片的收购价是500元,已是全国最高,一般地方电视台的每分钟收购价仅为8元至10元,至多不超过30元。电视台播放动画片的时间通常是下午5点到6点,这是个垃圾时段,广告投放非常可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动画公司往往连成本的10%都收不回。
精英短缺失去行业血液
有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不到1万人,只及韩国的1/3。全国影视动漫人才总需求量达15万人,游戏动漫人才总需求量在10万人左右,但中国动漫专业毕业生每年只有300人左右。仅上海地区的人才缺口就在3000人至8000人之间。
“目前很多漫画人,虽然有好的技法,但通过原创漫画却赚不到钱,而替国外的一些公司创造游戏人物形象,却可以带来10倍的收入,很多人因此转行。”宋洋说。
“原创动漫杂志发行不理想 ,因此,我们也没有能力为作者提供好的报酬。”闫宝华说。
闫还向记者分析了国内高水平动漫作者缺失的原因:一些漫画人成名太早,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很自恋,这样的结果是,动漫水准很难再有提高。而在日本,多数漫画家是在30岁以后才成名。“漫画根本的东西是内容,这要融汇文化的东西,而绝非表面上的技法问题。作者需要有足够的阅历,才能达到相当的水平。”宋洋说。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