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人名的成语:伯俞泣杖、华陀再世、江郎才尽、精卫填海、毛遂自荐
1、伯俞泣杖拼音:
[bó yú qì zhàng]
[释义] 指孝顺父母。
伯俞,亦作伯瑜。汉代人,姓韩,是当时有名的孝子。他为母亲体弱打他不疼而伤心,展现了孝顺。
汉·刘向《说苑·建本》:有一次,伯俞有了过错,母亲用拐杖打他,他竟跪在地上抽抽嗒嗒哭了起来。母亲问他:“以前也曾打过你,没有见到你哭,今天却哭起来了,莫非你有什么委屈吗?”伯俞回答说:“以前孩儿有了过错,母亲打孩儿时下杖很重,打得很痛,孩儿虽然皮肉受些苦,心里倒没有什么;今天母亲打孩儿下杖很轻,不觉得痛,孩儿知道这是母亲年老体弱的缘故,所以伤心落泪。”
2、华陀再世
[huà tuó zài shì]
[释义]医术堪比华佗,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华佗,汉末医学家,医术神奇高明。形容一个人医术特别高明,就像又一个华佗一样。
3、江郎才尽
[jiāng láng cái jìn]
[释义]
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在安逸享乐中才情减退。
南朝·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4、精卫填海
[jīng wèi tián hǎi]
[释义]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战国·已轶《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白话释义为: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淹没无法回归(回家),于是化为精卫,时不时衔西山的木、石,来堵塞东海。
5、毛遂自荐
[máo suì zì jiàn]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