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有社会学复习的选择题啊~谢谢哈~明天要考试了呢、

2020-05-01 时事 38阅读
选择题:
2003年下半年:
1。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
A.《社会学原理》B.《社会学研究》
C.《实证哲学教程》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
3.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的家族是( )
A核心家族 B主干家族 C联合家族 D其他家族
4.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 )提出的。
A芝加哥学派 B纽约学派 C华盛顿学派 D哈佛大学学派
5.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韦伯B库利C帕森斯 D米德
6.政治制度的政府、军队、法庭和监狱等属( )
A组织系统 B规则系统 C实用设备 D象征性设备
7.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社会劳动力不能实现与生产资料的良好配置,不能创造出来最大效益,这是( )
A就业 B失业 C显性失业 D不充分就业
8.社会保险属于( )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D人身、人寿保险
9.“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 )
A“生物有机体”说 B“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 C“文化类型”说 D历史三阶段说
10.丁伯根的社会趋同论的观点是( )。
A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正变得越来越想似
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越来越相似
C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习俗、文化越来越相似
D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相似
(CCBACCDCCA)
2004年上半年:
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
A严复 B陈千秋 C梁启超D康有为
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
A米德 B托马斯 C林顿 D库利
3.以下哪种群体 属于初级社会群体( )
A同事 B军人 C师生 D儿童游戏群体
4.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是人为规定的,这种划分方法是( )。
A按人们的主要活动分类 B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分类
B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 B按社区地域广狭分类
5.阶级的本质是( )。
A压迫 B剥削 C掠夺 D强权
6.有人借改革之名,假公济私,中饱私襄,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
A制度化逃避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优先 D制度化建设
7.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挑战杯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是指( )。
A充分就业 B不充分就业 C隐性失业 D就业
8.服务型的、超过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保障是指( )。
A社会保险 B社会求助 C社会福利 D经济保障
9.“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 )。
A社会进化论 B社会均衡论 C历史循环论 D历史三阶段说
10.认为国际贸易是西方发达国家剥削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一种途径的观点,是哪种社会现代化理论( )。
A社会趋同论 B依附理论
C全球发展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
((DADCBADCAB)
2004年下半年:
1.“社会”一词源于( )。
A中国B美国C英国D德国
2.“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 )
A米德 B库利 C布卢德 D托马斯
3.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A规模小B存在长久C人际关系密切D综合性功能
4.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指( )。
A社会 B社区 C农村 D城市
5.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专业化的程度 B社会声望的高低C职务 D报酬的高低
6.社会制度之所以能够使人们接受,其内部都有一套理论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和令人接受的理由,这套理论,我们名之曰( )。
A规则系统 B概念系统 C组织系统 D设备系统
7.大规模的群体冲突乃至战争,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严重失衡等现象,是( )失调所造成的社会问题。A人与环境的关系 B社会关系 C利益关系 D价值观念
8.需经过申请、核实等手续,符合法律规定者可享受的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区服务
9.社会的变迁,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 )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A意识形态 B上层建筑 C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
10.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 )。
A纺织业的发展 B电机制造和电力应用
C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D微电脑的广泛应用
(ABCBABBBDD)
2005年上半年:
1.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 )。
A阶级性 B客观现实性 C社会制约性 D自然约束性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3.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 )。
A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 B能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
C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D能促进工作积极性
4.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
A城乡对立 B城乡协调发展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缩小城乡差别
5.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律师是属于以下哪个阶层( )。
A农民阶层 B工人阶层 C小资产阶层 D知识分子阶层
6.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越轨行为。这是( )。
A社会失范论 B亚文化群体论 C标签论 D弗洛伊德人格论
7.由个别原因造成的,是某一人口中较为特殊的现象。是指( )。
A个案贫穷 B集体贫穷 C相对贫穷 D绝对贫穷
8.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方法技术为人服务的专业,其发展主要表现为( )。
A经济的发展 B物质文明的进步 C工作对象、工作方法的发展D政府的足够重视
9.按照流动的( )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个人流动、家族流动、社会群体流动。
A方向 B参照物 C 主体 D涵义
10.未来社会学会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的重要标志是( )的出版。
A《后工业社会的来临》B《今后200年》C《人类处在转折点》D《未来社会学》
(CACBDAACCD)
1.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 )。
A阶级性 B客观现实性 C社会制约性 D自然约束性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3.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 )。
A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 B能更快地实现经济效益
C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D能促进工作积极性
4.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
A城乡对立 B城乡协调发展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缩小城乡差别
5.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律师是属于以下哪个阶层( )。
A农民阶层 B工人阶层 C小资产阶层 D知识分子阶层
6.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越轨行为。这是( )。
A社会失落论 B亚文化群体论 C标签论 D弗洛伊德人格论
7.由个别原因造成的,是某一人口中较为特殊的现象,是指( )。
A个案贫穷 B集体贫穷 C对相贫穷 D绝对贫穷
8.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方法技术为人服务的专业,其发展主要表现为( )。
A经济的发展 B物质文明的进步
C工作对象、工作方法的发展 D政府的足够重视
9.按照流动的( )划分 ,社会流动可分为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社会群体流动。
A方向 B参照物 C主体 D涵义
10.未来社会学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的重要标志是( )的出版。
A《后工业社会的来临》B《今后200年》
C《人类处在转折点》 D《未来社会学》
(CACBDAACCD)
2005年下半年:
1.“得到支持和友爱”属于哪种需要( )
A安全的 B归属与爱的 C自尊的 D自我实现的
2.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
A心理上的紧张 B心理上的矛盾
C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D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3.体现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的管理理论是( )。
A家长制 B古典管理理论 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当代管理理论
4.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过度城市化 B郊区化 D逆城市化 D城乡整合
5.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 )。
A财产上全部没收 B肉体上消灭
C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 D让其自生自灭
6.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中,“用新的目标和手段代替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这是( )。
A创新 B逃避行为 C反叛 D形式主义
7.资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的农村,残病者组成的家庭很可能陷入( )状态。
A相对贫穷 B个案贫穷 C长期贫穷 D短期贫穷
8.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的助人活动和专业是产生于( )的西方社会。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至20世纪初
C.20世界中期 D.20世界90年代
9.流动主体流动前后的情况相比较,社会地位有了彻底的改变,这是( )。
A水平流动 B垂直流动 C代际流动 D代内流动
10.“后工业社会”论是谁提出的( )。
A贝尔 B弗兰克 C奈斯比特 D达伦道夫
(BDACCCCBBA)
2006年上半年:
1.文化是指(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D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2.一位业务经理与职员、总经理,其他业务经理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
A复式角色 B自致角色 C实际角色 D角色丛
3.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
A对立关系 B奉献关系 C交换关系 D索取关系
4.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的是( )。
A城市社区 B农村社区 B郊区 D城乡融合区
5.剥削和阶级的根源是( )。
A剩余产品 B私有制 C公有制 D封建制
6.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
A消极的控制 B积极的抽制 C外在的控制 D非正式控制
7.劳动者虽然在职,但不能充分发挥其劳动能力,或人浮于事,或无事可干。这是属于( )。
A隐性失业 B显性失业 C不充分就业 D充分就业
8.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最重要的功能是( )。
A维持社会稳定 B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
C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D保障无劳动能力者的生活安全
9.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 )。
A个人流动 B向上流动 C代内流动 D水平流动
10.核心—边陲论是哪位社会学家提出来的。( )
A普雷毕会 B弗兰克 C沃勒斯坦 D丁伯根
(CDCABBAADA)
第一章绪论
1.“社会”一词源于( )。
A中国B美国C英国D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本质区别是( )
A语言B思维C劳动D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
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原理》C《实践哲学教程》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
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陈千秋
5.理社社会学又称( )
A纯粹社会学B经验社会学C应用社会学D教育社会学
(ACCBA)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
1.文化是指(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
A费洛伊德B莱格C米德D马斯洛
3.“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
A生理的B安全的C归属的与爱的D自尊的
4.“得到支持和友爱”属于哪种需要( )
A安全的B归属于爱的C自尊的D自我实现的
5.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 )
A阶级性B客观现实性C社会制约性D自然约束性
(DDBBC)
第三章 社会交往
1.“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
A米德B库利C布卢默D托马斯
2.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
A朋友谈心B观众看电影C顾客的摩肩擦背D乘客之间前拥后挤
3.“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
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为( )
A角色扮演B角色冲突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
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
A赶时髦B抢购C春游D球迷闹事
6.以下哪种关系属于次级社会关系( )
A工作单位中的同事关系 B家庭关系C地缘关系D血缘关系
7.一位业务经理与职员、总经理、其他业务经理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
A复式角色B自致角色C实际角色D角色丛
(1.B2.A3.B4.B5.C6.A7.D)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1.“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
A享受主义B权力主义C悲观主义D乐观主义
2.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
A形式运算 B具体运算C感知运算D前运算
3.第二次断乳是指表少年( )
A心理上的矛盾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C心理上的紧张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
A再社会化B特殊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ABBD)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
1.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密切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
2.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它家庭
3.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它家庭
4.以下哪种群体属于初级社会群体( )
A同事B军人C师生D儿童游戏群体
5.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状太是( )
A家庭的定义 B家庭结构 C家庭作用 D家庭类型
(BABDB)
第六章社会组织与科层制
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2.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
A泰罗B法约尔C麦格雷戈D梅奥
3.注重对人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 )
A家长制B古典管理理论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D当代管理理论
4.体现手工业作访的管理方式的管理理论是( )
A家长制B古典管理理论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D当代管理理论
5.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 )
A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B能更快地实现经济效益
C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D能促进工作积极性
(1.A 2.C3.B4.A5.C)
第七章 社区
1.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
A城乡对立B缩小城乡差别C农村发展为城市D城乡协调发展
2.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 )提出的。
A芝加哥学派B纽约学派C华盛顿学派D哈佛大学学派
3.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
A帕森斯B斯宾塞C库利D丁伯根
4.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5.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规定的。这种划分方法是( )
A按人们的主要活动分类 B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分类
C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 D按社区地域广狭分类
6.在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是( )
A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 B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D地缘关系和人缘关系
7.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的是( )
A城市社区 B农村社区 C郊区 D城乡融合区
8.生活居住地处于生产场所的中心的是( )
A城市社区 B郊区 C城乡融合区 D农村社区
9.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 )
A超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
(1.D2.A3.A4.B5.C6.A7.A8.D9.C)
第八章 阶段与阶层
1.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
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韦伯 D吴文藻
2.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 )
A肉体上消灭 B财产上全部消灭
C让其自生自灭 D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
3.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专业化的程度 B社会声望的高低 C职务 D报酬的高低
4.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韦伯 B库利 C帕森斯 D米德
5.阶级的本质是( )。
A压迫 B剥削 C掠夺 D强权
6.产生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的是( )
A阶级 B等级 C种姓 D阶层
7.剥削和阶级的根源是( )。
A剩余产品 B私有制 C公有制 D封建制
8.按照一定的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作标准划分的是( )
A阶层 B等级 C种姓 D阶级
9. ( )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胜抻完成,最终消灭了剥削制度。
A1954 B1949 C1960 D1956
10.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律师是属于以下哪个阶层( )。
A农民阶层 B工人阶层 C小资产阶层 D知识分子阶层
(1.C2.D3.A4.C5.B6.A7.B8.D9.D10.D)
第九章 社会制度
1.整合作用是指()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
C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D一个社会的稳定
2.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3.社会制度之所以能够使人们接受,其内部都有一套理论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和令人接受的理由,这套理论,我们名之曰( )
A规则系统 B概念系统 C组织系统 D设备系统
4.社会的风俗、道德、准则、法律等规范是属于( )
A规则系统 B概念系统 C组织系统 D设备系统
5.政治制度的政府、军队、法庭和监狱等属于( )
A组织系统 B规则系统 C实用设备 D象征性设备
6.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击时,有一种比较定型的社会规范占有优先地位。这叫做( )
A制度化冲突 B制度化逃避 C制度化建设 D制度化优先
(1.C2。C3。B4。C5。C6。D)
第十章 社会控制
1.提出社会失范的是( )
A罗斯 B默顿 C迪尔凯姆 D韦伯
2.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中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的。”此为( )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3.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 )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遵从 D反叛
4.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 )。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5.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
A消极的控制 B外在的控制 C积极的控制 D非正式的控制
6.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中,“用新的目标和手段代替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这是( )。
A创新 B逃避行为 C反叛 D形式主义
7.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越轨行为,这是( )。
A社会失范论 B亚文化群体论 C标签论 D弗洛伊德人格论
(1.C2.C3.B4.A5.C6.C7A)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
1.什么问题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
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 C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2.对贫穷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
A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文化的定义 D环境学定义
3.大规模的群体冲突乃至战争,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严重失衡等现象是( )失调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A人与环境的关系 B社会关系
C利益关系 D价值观念
4.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社会劳动力不能实现与生产资料的良好配置,不能创造出最大效益,这是( )。
A就业 B失业 C显性失业 D不充分就业
5.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是指( )。
A充分就业 B不充分就业 C隐性失业 D就业
6.一部分劳动力找不到劳动或工作岗位,无法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劳动力资源闲置,是指( )。
A显性失业 B不充分就业 C隐性失业 D失业
7.劳动者虽然在职,但不能充分发挥其劳动能力,或人浮于事,或无事可干,这是属于( )
A隐性失业 B显性失业 C不充分就业 D充分就业
8.个人、家庭或群体在其所属的社会中不及常态生活生活条件和享受的状态。此为( )。
A绝对贫穷 B相对贫穷 C长期贫穷 D短期贫穷
9.资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的农村,残病者组成的家庭很可能陷入( )状态。
A相对贫穷 B个案贫穷 C长期贫穷 D短期贫穷
10.由个别原因造成的,是某一人口中较为特殊的现象,是指( )。
A个别贫穷 B集体贫穷 C相对贫穷 D绝对贫穷
(1.C2.A3.B4.D5.D6.D7.A8.B9.C10.A)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是指( )。
A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 B本职工作之外为群众服务
C没有报酬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 D国家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
2.经过申请、核实等手续,符合法律规定者可享受的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区服务
3.医疗卫生服务、住宅服务、残疾康复服务、劳动就业服务等属于( )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 社会救助 D志愿者服务
4.社会保险属于( )。
A社会求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人身、 D人寿保险
5.服务型的、超过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保障是指(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经济保障
6.1948年,( )宣布已建成“福利国家”,标志社会保障制度在局部范围内已进入成熟阶段。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7.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最重要的功能是( )。
A维持社会稳定 B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
C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D保障无劳动能力者的生活安全
8.依社会工作的( )分类,社会工作可分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
A对象 B定义 C发展的渊源 D方法
9.社会工作作为一种 专门的助人活动和专业是产生于( )的西方社会。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C20世纪中期 D20世纪90年代
10.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方法技术为人服务的专业,其发展主要表现为( )。
A经济的发展 B物质文明的进步
C工作对象、工作方法的发展 D政府的足够重视
(1.A2.B3.B4.C5.C6.D7.A8.D9.B10.C)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
1.20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 )。
A“生物有机体”说 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 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 )。
A社会进化论 B历史循环论 C社会均衡论 D历史三阶段说
3.“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 )
A“文化类型”说 B“生物有机体”说
C历史三阶段说 D“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
4.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 )。
A个人流动 B代内流动 C向上流动 D水平流动
5.社会的变迁,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 )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A意识形态 B上层建筑 C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
6.“……天下大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哪种社会变迁理论( )。
A历史循环论 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 D社会流动论
7.社会分层的不同结构中或不同阶段、阶层中,个人、家庭、社会群体在不同层次或等级间的流动,称为( )。
A个人流动 B代际流动 C垂直流动 D代内流动
8.关于社会流动研究的真正开拓者是社会学家( )。
A熊彼得 B帕雷托 C索罗金 D米勒
9.流动主体流动前后的情况相比较,社会地位有了彻底的改变,这是( )。
A水平流动 B垂直流动 C代际流动 D代内流动
10.按照流动的( )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社会群体流动。
A方向 B参照物 C主体 D涵义
(1.C2.A3.A4.D5.D6.A7.C8.C9.B10.C)
第十四章 社会现代化
1.《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 )。
A丁伯根 B托夫勒 C佩切伊 D贝尔
2.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这是哪一种 现代化理论的观点( )。
A信息社会论 B社会趋同论 C依附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
3.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
A弗兰克 B丁伯根 C普雷毕什 D沃勒斯坦
4.“后工业社会”论是由谁提出来的( )。
A贝尔 B弗兰克 C奈斯比特 D达伦道夫
5.丁伯根的社会趋同论的观点是( )。
A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正变得越来越相似
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越来越相似
C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习俗、文化越来越相似
D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相似
6.认为国际贸易是西方国家剥削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一种途径的观点是哪种社会现代化理论( )。
A社会趋同论 B依附理论
C全球发展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
7.核心—边陲论是哪位社会学家提出来的( )。
A普雷毕会 B弗兰克 C沃勒斯坦 D丁伯根
8.提出“停止增加世界人口,限制工业生产发展,把地球资源的消耗减少八分之七”是( )中的观点。
A《人类的目标》 B《人类处在转折点》
C《增长的极限》 D《超越浪费的时代》
9.未来社会学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的重要标志是( )的出版。
A《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B《今后200年》
C《人类处在转折点》 D《未来社会学》
(1.B 2.C 3.B4.A5.A6.B7.A8.C9.D)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