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罗杰斯的无条件的积极关爱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022-08-14 母婴育儿 207阅读
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通过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孩子渐渐懂得了什么事应该,什么事不该做。多次经历价值条件后,儿童就会将它们内化为自我结构中的一部分。儿童先是需要他人的积极关注,继而需要自己对自己的积极关注,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持肯定态度。但是,由于儿童用以评价自己行为的内部参照体系,是有重要意义的他人(如父母)对儿童积极关注的条件在儿童自我结构中的投射。所以,当儿童评价自己行为时,他的标准就包含了与别人的价值观相一致的因素,不再是他自身原有的自我概念。或者说,儿童对自身的评价受到与周围人积极关注的价值条件约束。如果日后儿童迫于这种价值条件的约束总是优先迎合他人的评价,追求他人的积极关注,拒绝真正的自我评价,人的经验和自我就开始疏远了,自我的不协调状态产生了。 可以看出,儿童追求积极关注,但是这种追求又可能由于价值条件带来自我不协调的副作用。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呢?罗杰斯认为关键在于父母对儿童错误行为采取的态度。如果孩子做了一件错事,父母采取诚恳的态度,一方面适当地指出孩子行为的错误,表明父母对此采取的批评态度;同时又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并不会为此而贬低他,不再爱他。让孩子体会到是他的行为不可爱,而不是他的自身。这样,价值条件作用就可能不再发生。这样,儿童既克服了自己的不良行为,又保持了他的自我一致性和协调性。罗杰斯觉得父母与教师等如果想成为儿童人格发展的 “促进者”,必须具备四种特质:信任儿童的潜能;诚实;尊重、重视儿童的经验、情感和意见;同情心——洞察儿童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以无条件积极关注。罗杰斯相信在这样的“促进者”指导下,儿童就会感到安全和自信;充分显露自己的潜能,朝向自我实现.评价罗杰斯认为,对成长中的个体,应尽量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她在自然的情境中,形成自我和谐的观念,从而奠定自我实现的人格基础。。罗杰斯把积极关注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另一种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  什么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呢?举一个例子告诉大家。小鹏的在校学习成绩一般,虽然父母也想孩子能上重点大学,可是知道孩子现在的水平上重点的机会不大。小鹏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业,只是表示关心,并不苛求。甚至对于孩子偶尔的考试小失误,也是用勉励代替惩罚。这种方式就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小鹏在这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下,没有压力又充满了动力和对父母的感激,学业上不断进步,终于在高考中考出了好成绩。  有条件的积极关注正好相反,会给孩子设定一些条件。比如如果考不了前十名,就不准看电视。如果考了第一,就给奖励。身在其中的孩子,即使学习很好,也终日生活在压力之下,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造成学习的退步。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