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士革玫瑰怎么种植和培育?

2020-09-23 家居 146阅读
大马士革玫瑰最适宜生长的日间温度为18~25℃,夜间温度为10~15℃,相对湿度为70%~80%。
种苗对土壤、气候、海拔高度、光照、风速、降水量、冻土层深度等有着严格的要求,与国内常见品种(如苦水玫瑰、平阴玫瑰、中天玫瑰)不同,在种植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很难存活,也不易开花,即使开花,其含油量通常也极低。就国内而言,在京津地区以南、苏北地区以北,海拔在200米~300米之间的丘陵地区比较适宜大马士革玫瑰栽植。在有些平原地区种植大马士革玫瑰曾出现不能越冬或不开花的情况,而有的山岭地区也受局部小气候影响,对种植产生局限。
在大马士革玫瑰栽植管理中可把握以下几点:
深翻整地,施上底肥
即将栽植玫瑰的地块,要深翻一尺以疏松土壤,同时适当施一些底肥翻入土中。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50公斤。在作绿篱、花坛或窝栽的地块,也要深翻整地,适当施上底肥。
合理定距,按需栽植
如大田直接建园可按4×0.5米的株行距栽植,每亩可栽种苗324株。如作繁殖苗圃,并且确定新苗第二年冬季能移栽出圃,不影响第二年花朵采收。则可采用2×0.5米的株行距,以此培育新苗。
适时栽种,保墒防冻
栽植时可按顺序斜挖30cm长,底深15cm的长窝。将玫瑰苗的根部放入窝底,梢端露出地面。培土踩实,浇定根水,使根部与土壤紧密结合。不宜大水漫灌,否则易导致地面板结降温,不利于苗木芽点冬季萌发及春季出土生长。栽植时间宜选在上年11月至当年元月上冻前,这时苗木进入休眠期,易调苗,成活率高。
科学管理,促进分枝
苗期的科学管理可明显提高产花量,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及时追肥,培养壮苗。在幼苗生长至6cm左右时摘除顶梢,可促使叶间萌发新芽,达到增加分枝的目的。新生苗摘顶后,及时拥土堆蔸至梢端,促使叶间发出的新芽在土中生根。这样既可以培养两年生苗,又可以提高单株产花量。
修剪枝条,提高产量
玫瑰修剪可分为冬春修剪和花后修剪。冬春修剪通常在玫瑰落叶后至发芽前进行,以疏剪为主,每丛选留粗壮枝条,空间大的可适当短剪,以此促发分枝保证鲜花产量。对于长势弱、老枝多的株丛则要适当重剪,使营养集中,促进植株萌发新枝、恢复长势。花后修剪则是在鲜花采收后进行,主要对生长旺盛、枝条密集的株丛进行,剪除其密生枝、交叉枝、重叠枝,但要适当轻剪,否则会造成地上、地下平衡失调,引起不良后果。同时,在春季或生长期及时剪除锈病危害的枝条。
及时除草,减少竞争
在玫瑰苗的生长期,要及时清除地面杂草。特别是植株根旁的杂草要多次清除,减少杂草对地面养分的消耗。对多年生玫瑰于每年冬春结合除草,清理行间。另外要把已经老化干枯的玫瑰枝条剪掉,使花丛通风透光,可促进萌发新条,提高鲜花产量。
适时采收,及时加工
4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玫瑰花的采摘期。玫瑰花从花蕾形成到花全开放的过程可分为现蕾期、中蕾期、蕾饱满期、花瓣始绽期、半开期和全开期6个时期。提炼玫瑰花精油,应在半开呈杯状,即花半开期采摘。采摘的具体时间是早晨5~8点,气温15℃~23℃,湿度55%~70%最适宜。采摘后存放不宜超过2个小时,并在24小时内完成精油萃取。
编辑本段
大马士革玫瑰的繁育推广
玫瑰的繁殖方法有播种,嫁接、压条、分株及扦插等方法。而大马士革玫瑰与中国传统玫瑰又有不同之处,其既无种子又不易扦插,只能通常只能靠压条和嫁接繁殖。总体来看生产的种苗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利用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繁育大马士革玫瑰,能无变异、低成本、短周期、大规模、产业化大规模快繁生产,快速向社会各界供苗,解决了产业化生产大马士革玫瑰苗木的一项关键问题。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是个全新的植物克隆新系统,完全离开试验室条件,育苗设施简易比组织培养快繁投入低几十倍,比常规育苗极大的节约了种质材料,所用外植体繁殖单位材料用量比常规育苗用量少3-8倍;接种速度极快,是组织培养的3-5倍,劳动效率极高。从大马士革玫瑰的一叶一芽开始繁殖,可直接一次性培育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株。通过投资运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仅种苗供应就有很高的潜在的利润。产业化推广大马士革玫瑰的快繁,能够带动很多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能够为投资者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