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所在地是不是就是籍贯

2022-07-25 综合 137阅读

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

籍贯是一个人的出生地,上户口的时候就要填写,且终身不再更改,表明你的文化血脉,并决定你的身份证前六位。户籍就是身份证上的地址也就是户口本上的地址,通常是居住地,且是可以更改的。

户籍所在地与籍贯的区别具体如下:

1、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某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设的新地方和近代才有很快发展的地方,大量的人的籍贯地不是户籍地,这些人一般都是改革开放后或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从外地迁移或近代时才移民到新地方的。

2、户籍是登记户口的册籍,政府登记居民户口事项的册子或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18周岁以前的户籍所在地,即个人的出生的地方(按照最新的地域划分)或目前居住地,不是父亲或母亲的籍贯地,也不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籍贯地。

3、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地的一种表述,这是户籍与籍贯不同的地方。籍贯一般从父系,个别从母系的。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地域划分。

扩展资料:

贯址可改,籍不得改。

《明律·户律·户役》载“人户以籍为定”。据说在明朝非仕至兵部尚书不得改军籍,侍郎就不行。不知其他户、工二部尚书如何。如欲改籍,须得皇上批准。当然在封建官僚制社会里,事事都可以贿办,或以关系办,改籍也是如此,但那总是不名正言顺,不是合法的。

世传明末才子扬州府如皋人冒襄(辟疆)极爱南京妓女董小宛,欲得之。但董籍隶乐户,不得与民籍为婚,襄遂致书与其门生礼部张某(职礼部祠祭司,司掌乐户籍),为之“落籍”。董之所落为乐户役籍,非其居住之贯;贯,固不可落也。

景帝初工部侍郎余纲,以户下无丁男洒扫祖墓恳乞皇上改其匠籍为民籍。费了三年的时间,要不是明朝的天子也以孝治天下,余纲以孝请乞,那恩典恐怕不一定能如望降颁。当然,另外也有个职权上的方便。

匠籍隶工部,余纲位列工部侍郎,明朝的部侍郎相当于近世之副部长。董小宛之乐籍隶礼部,掌于祠祭司,故冒襄得因缘函嘱其门生以落董籍。如果是编户民,非逢大故,如奖劝国子监生员、孝子等,那是无法希求那旷世恩典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户籍所在地

百度百科-籍贯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