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与东施效颦

2022-04-06 社会 164阅读
中国的成语故事很多,产生了许多有意思的现象。比如说“东施效颦”与“见贤思齐”,同样是描述效仿的行为,但是意思却褒贬相去千里。

“东施效颦”一事见于《庄子.天运》篇章:“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丑陋的人学人家美女病恹恹的样子,反而把穷人和富人都吓得不敢正视,庄子的意思似乎在说人要有自知之明,模仿别人是要有些条件的。“见贤思齐”则来自孔子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努力达到同样的高度。似乎,庄子比较相信自然的力量,孔子信奉教化的后天努力。从现代的现象分析看来,庄子实际上说的是形式主义的不可取,孔子说的是德行和精神的学习型进步是一个人必然的人生过程。就模仿而言,中国文化对外在的东施效颦嗤之以鼻,对内在的精神和榜样力量又推崇和鼓动。

这两个词很折磨人,而且特别有意思,引申到一个人嘴里评论别人的表现,又可以攻击别人是“东施效颦”,而对自己的学习和模仿却可以得到“见贤思齐”的心理安慰。中国文化有很多矛盾的事情,因为时代特征不一样,同样的事情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话说晋代的时候崇尚欣赏美男子,潘安和夏侯湛是两个大帅哥,有事没事就到街上溜达溜达满足女粉丝们狂热的欣赏欲望,女子们看到两大帅哥,惊喜得小兔乱跳,拼命往车上扔水果,“掷果盈车”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左思这个大才子啃着潘安家里送过来的烂苹果,心里很不是滋味,赶明儿他也弄辆车到闹市显摆,结果满街的女人不是吹口哨、喝倒彩就是吐口水,左思的文学泰斗形象没有弥补他生形丑陋的缺陷,载回来一车唾沫,斯文扫地的左思恨不得把自己车给卸了。谁来向你“见贤思齐”啊,都说你是“东施效颦”,实力派在偶像派面前一点都抬不起头,这可能是庄子和孔子都无法想象的历史现象。这事情见于《世说新语.容止》章节里,那是一个帅哥行录,连风度翩翩、才气横溢的王羲之都整日为自己的容貌惴惴不安,可见左思生活得实在尴尬,要没有天生大酒量,他可能都只有自杀一条路了,幸亏东晋人除了崇尚美男子,还特别羡慕酒鬼,才给左思留了条生路。

到了唐代,文才本身又开始吃香了,一时“见贤思齐”又达到了泛滥的程度,除了《容斋随笔》里考证了大量唐代人走捷径抄袭古人时人作品外,更有张怀庆将李义府的一首五言诗:“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每句的前头加上两个字,变成一首七言诗:“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占为己有。后来张怀庆获得了“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的称号,“东施效颦”与“见贤思齐”的伟大譬喻力量,在“生吞活剥”这个词语面前也是要相形逊色的。唐代人好名,崇尚才子,为了博得才名,不择手段的很多,“见贤思齐”到令人惊讶的地步,宋之问看到外甥小刘写了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欣赏得五体投地,央求给自己,小刘不肯,后来就被宋之问弄了个罪名给灭了,直到现在的《全唐诗》里还有各收录两人名下的同一首诗句。“东施效颦”固然不可效尤,但是如此“见贤思齐”强求达到一个水平线不惜一切代价也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励志故事,穷人家出身的人没少被这两个典故把耳朵给磨出茧来,车胤家里穷,取一袋萤火虫光照明读书,充满无产阶级的浪漫主义情调,孙康更是天做帐篷地作铺,雪地映光好读书,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读书。这两位先哲的确是可以作为“见贤思齐”的精神榜样的。但是古人也很幽默,把这个故事改编了下,立马成为“东施效颦”和形式主义的典型了:“车胤囊荧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些糊涂了,说半天,“东施效颦”与“见贤思齐”的文化精髓同时在两个人的身上被不同的思想解读了。

联想到现在火得半边天沸腾的超女现象,看老奶奶、三阿姨、小媳妇、大姑娘、小学生排队忙这报名,无不怀着一颗“见贤思齐”的红心,而又无不徜徉在“东施效颦”的洪流中,酸酸甜甜也真是有一番中国特色的味道呢。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