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考试的重点或试题和答案

2020-06-19 教育 89阅读

1.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可分为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和4大阶段。
A.视听技术
B.视觉技术
C.教育技术
D.教育传播
2.下列那个不是智能教学系统基本模块。
A.教师模型模块
B.学生模型模块
C.系统管理模块
D. 领域知识模块
3.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A.戴尔
B.斯金纳
C. 克劳德
D.加涅
4.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教学资源
B.学习者
C。系统设计思想
D.教学实践
5.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流派是:
A. 认知结构理论、认知发现学说、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B. 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发现学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 认知结构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 认知结构理论、认知发现学说、认知同化理论。
6.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盛行的时期是:
A. 20世纪20年代—60年代
B. 20世纪40年代—6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7.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网络技术应用
C程序教学法
D视听运动
8.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A.信息和人员
B.材料和设备
C 设计和制作
D技巧和环境
9.谁提出了“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A.香农
B.韦弗
C.贝克
D.麦克卢汉
10.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A.做的经验
B.观察的经验
C,抽象的经验
D.给学习者的刺激
11.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
A.教科书
B.幻灯投影
C.无线广播
D.电影电视录像
12.接触面最广的媒体是
A.教科书
B.幻灯投影
C.录音和计算机
D.电视和无线广播
13.哪类媒体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新篇章
A.语言
B.文字和纸
C.印刷术
D.电子媒体
14.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
A.物理性能
B.传播范围
C 呈现的形态
D.使用方式
15.计算机在教学上主要应用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
A.利用计算机自学
B.计算机辅助设计
C.计算机联网
D.计算机管理教学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媒体终将取代传统媒体
B.传统媒体将得到发展和完善
C.电子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
D.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促进
17.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基本类型为:
A.验证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
B.判断实验,推理实验,验证实验
C.判断实验,设计实验,析因实验;
D.判断实验,对比实验,析因实验
18.所有的虚拟现实系统都有五个关键部分:
A.虚拟环境、虚拟软件、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虚拟世界、虚拟软件、传感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虚拟世界、虚拟现实软件、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D.虚拟世界、系统软件、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二、填空题(8*2=16分)
1.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以_______为基础的技术体系;以机械和电气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和当代蓬勃发展的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技术体系。
2.信息化社会教育新的含义和特征在技术层面表现为:数字化、_________、网络化和_______。
3.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对其影响较大的理论有:______、教学理论、课程理论、__________和系统科学理论。
4.行为主义认为教学就是要控制_________,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控制学习行为的主要措施是强化_________。
5.教育技术是一个运用系统方法分析_______、开发和使用________的领域,其目的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6.教育研究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研究层次,即.教育____层次、教育______层次和教育的技术学层次
7.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五个发展方向是教育技术学, ________; 信息技术教育; ________和现代远程教育。
8.多媒体创作工具本质上属于_______生成系统,而著作软件本质上属于______生成系统。
三、判断题(并改错) (3*2=6%)
1.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
2.媒体素材创作软件可以看作是著作软件系统的支撑工具,适当的著作软件与媒体素材创作软件相结合可构成一个多媒体教育软件。
3.认知主义特别关注人的自我实现,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并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
四、概念解释(5*3=15分)
1. 思维导图
2. 教学系统设计:
3. 协作学习:
4. 研究性学习:
5. 人机工程学:
五、简答题(5*6=30分)
1 .简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 简述多媒体教育软件的脚本设计的内容和作用。
4. 简述教学资源管理软件的功能和组成。
5.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六、论述题(3*5=15分)
1.谈教育技术1994定义与2004年定义不同之处。
2.试论述教育技术在促进有效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
3.试用戴尔经验之塔理论谈谈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选择题
CCBBAADCDDADBADADC
二、填空题(16*1=16分)
手工技术 信息技术
多媒化 智能化
学习理论 教育传播
学习的环境 正确的反应
教育问题 各类学习资源
哲学 科学
数字媒体技术 教育软件工程
媒体素材 应用软件
三、判断题
1.正确
2.错误,可改为可构成一个多媒体教育软件开发环境。
3.错误。“认知主义”错,是人本主义
四、概念解释(5*3=15%)
1. 思维导图: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东尼•博赞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它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1分),同一层次的节点数目表示思维的广度(1分);一个分支的长度表示思维的深度(1分)。
2.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1分);它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1分);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1分)
3.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2分);协作学习与个别化学习相比,有利于促进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习者健康情感的形成。(1分);
4. 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1分);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1分);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分);
5.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让技术人性化的科学,(1分);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1分);也就是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把人作为产品和环境设计的出发点,使其性能、色彩等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从而使人们在工作中更安全、便捷和舒适,工作效率更高。(1分);
五、简答题(6*5=30%)
1 .简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所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教学系统设计能力(1分);教学媒体应用与评价能力(1分);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1分);现代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能力(1分);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1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1分)。
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1分),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2分)。基本理念:情境是学习的一部分,脱离情境的学习是错误而缺乏成效的(1分);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其主动探索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1分)。
3. 简述多媒体教育软件的脚本设计的内容和作用。
脚本是在教学设计基础上所作出的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过程方案设计的详细报告,是下一阶段进行软件编写的直接蓝本,是课件设计与实现的重要依据(1分)。因此,脚本设计阶段也是多媒体教育软件开发过程中能够由面向教学策略的设计到面向计算机软件实现的过渡阶段(1分)。
从所描述的内容来看,多媒体教育软件的脚本可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种(1分)。前者是由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对教学软件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的文字描述(1分);后者则犹如影视制作中的分镜头脚本,是在文字脚本基础上改写而成的能体现软件结构和教学功能,并作为软件编制的直接依据的一种具体描述(1分)。
4. 简述教学资源管理软件的功能和组成。
教学资源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采集、管理、检索和利用。(2分); 教学资源由两部分组成:CAI软件库和学习资源库。(1 .5分);
CAI软件库包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国内外的优秀课件,可能是一门完整的课程,也可能是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CAI软件库中的CAI软件应满足学科齐全、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等要求,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育培训的需要或个别化培训的需要。(1.5分)
学习资源库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丰富的学习背景材料、扩展学习材料以及其他各种分类多媒体素材。学习资源库也可用作教师培训备课的参考资料(包括各种史料、教参、优秀教案和优秀课例的分析等)。(1分)
5.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简单概括为以下四种基本技能:数字化影视摄录技能(1.5分)、电脑动画创作技能(1.5分)、数字非线性编辑技能(1.5分)、广告创意与设计技能(1.5分)。
六、论述题(15%)
1.谈教育技术1994定义与2004年定义不同之处
第一,2004年定义采用的是“教育技术”,而1994年定义采用的是“教学技术”。(1分);
第二,2004年定义主要包括三个职能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1994年定义中的设计、开发的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一个职能:创设。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已经将其融入了创设、利用和管理之中。(2分)
第三,新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1分)
第四,新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倾向于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1分)
2.试论述教育技术在促进有效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
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在做中学,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以及不断地提炼自己的理解、建立新知识的环境。(1分)
教育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把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帮助我们创建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学校课堂的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在那里学生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发现他们自己的问题。(1.5分)
教育技术为我们打通了通向巨大的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真实世界数据以及链接其他能够提供信息、反馈和灵感的人。所有这些都能加强教师、管理人员还有学生的学习。(1.5分)
许多技术可以作为支架和工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0.5分)
技术可以把课堂和社区、校内和校外联系在一起。(0.5分)
3.试用戴尔经验之塔理论谈谈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要点简述(1.5分) ;
教育媒体的特点(1.5分)
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2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