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作为当代从事文化研究的先锋,引领着一种学术新风。他的作品常会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因为其中有太多令人惊觉的、被人遗忘的东西。
本文以余秋雨散文中的情感因素作为诠释点,尝试着简要介绍了余秋雨散文中常见的三种情感,即家(乡愁)、国(爱国)、人(对某些历史人物的敬慕)。乡愁和爱国不限于余秋雨本人,而敬慕则主要是他本人的。
关键词:文化 乡愁 漂泊者 爱国 悲憾 敬慕 眷恋
在我们面对文化、纯粹的历史或文化史时,都会有一种渺小感。是谁把我们推向了自惭形秽的深渊?是这个世界文化思想的精深和博广。然而余秋雨却让我们敢于直面文化,直面历史,直面艺术。
余秋雨当然不仅仅是一个散文家,他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对多种文化的深入研究。而他的研究成果,则主要在他散文中凸现出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余秋雨散文告行无疑将成为中国文化史一个新的印痕(这并不与他自身从事文化、艺术史研究矛盾)。
在余秋雨散文中,可以找到很多令人叹服的地方,关键在于角度的选取,如深刻的议论,沉稳而又略带激昂的抒情,以及对各种文化现象的思考、剖析,写作技法的运用和篇章结构等。
而在深味余秋雨的散文后,笔者感触最深的是他所抒发的思乡伤愁、爱国而又悲于国运的惆怅和对历史上某些人物的敬慕,也即余秋雨散文中体现出的一种宏观感象和这种感象下智慧的浮现。
一、乡愁
关于乡愁的散文属于余秋雨散文中用墨不多,但写得很能引人共鸣的一类散文。
余秋雨善用语言来构建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处的感情小屋。有时他一句貌似平常的话可以引发你某种久蓄的情愫。特别地,当他在倾诉乡愁时。
“这群世世代代未曾离开过黄土地的轩辕后代怎么也舍弃不了心中的土地神,舍弃了,整个儿生命都失去了平衡。”这里的“土地神”指留洋新加坡的侨民们的家乡小庙中的土地神。再如“离别了土地又供奉着土地,离别了家乡又怀抱着家乡,那么,你们的离别又会包含多少勇气和无奈!”当述及侨民们的思乡情时,余秋雨用了一句“整个儿生命都失去了平衡。”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侨民们生活在离根的国外的生命状态的最好写照;“勇气和无奈”,没有离过家的人一定体会不出,因为,这两种交错的情感其实是每个“外来人”最初的感受。余秋雨还给侨民们起了一个很诗意的名字--漂泊者们,然而,它的作用不在于它的诗意,在于它正是“整个儿生命失去平衡”的最好定义。
二、爱国
在这一方面,余秋雨偏爱用一些历史人物和文物来表达爱国情感。而他的爱国情感,在散文中常常以悲卜闷撼的形式出现。
《文化苦旅•道士塔》就极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作者在文中一次次对文物的流失的冷静思考,以及冷静思考后的爆发、再度冷静,不无浸透着一种悲剧色彩。他多次描绘到王道士的渺小和愚昧,描绘到“一片惨白”的莫高窟,借以抒写自己内心的嫉妒悲痛和遗憾。
又如《柳侯祠》和《风雨天一阁》,尽管作者在文中没有明显的爱国情感表露,但读者仍可感受到这种情感。写《柳侯祠》,他在写柳宗元之余不忘提到屈原,“时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分傲气,三分自信。华夏文明,才不至全然黯喑。”写天一阁的历朝况遇,亦寄托了作者的爱国情思,这些情思可依稀见于其对书阁的使用、被窃的叙述和抒意中。
三、敬慕
对历史人物的敬慕崇仰是余秋雨散文时时体现出的一种情感。虽然这种敬慕无可置疑在众多文学创作中时有所见,但一个难驳的事实是余秋雨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他摆脱了旧俗的困扰,原原本本地向读者敞开心扉。他可以用自己对某个时代名贤的不平境遇的悲悯让你怨恨那个时代,他可以让自己敬佩的人成为你敬佩的人,他甚至可以让你对他笔下的名士豪客产生至深的眷恋。这在当代文学史上似可见极少。
关于这个笔者不想再多举例,因为余秋雨的《柳侯祠》《笔墨祭》和《哀希腊》等篇,似乎是应让读者自行深领的,许多读者都可以在它们身上找到共同的神圣领域。
余秋雨散文值得我们领受的有很多,这些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点,或许还不够深入。若更加仔细地研究,我们还将发现型友弯更多,创造更多。
参考文献:
《霜冷长河》,余秋雨,1999年3月
《文化苦旅》,余秋雨,1992年3月
《千年一叹》,余秋雨,200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