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为什么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往南飞?

2022-08-11 军事 94阅读

因为大雁要飞往南边过冬,在飞往南方过冬时,由一名“队长”带头,形成人字形,减少阻力,而排成一字型利于防御敌害。

大雁是候鸟,每年都要迁飞。北方的冬天寒冷袭人,万物凋谢,这给大雁寻找食物增加了许多困难。为了生存,它们只有结伴长征,飞到气候温暖、食物丰富的南方过冬。但到了第二年春,它们又成群结队飞回北方安家。

大雁保持严格的整齐的队形即排成“人”或“一”字形。因为它们整天的飞,单靠一只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才能飞得快飞得远。

靠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经验的,由于头雁扇动翅膀的作用,带动气流,若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飞行,后面的大雁飞起来会很轻松,就不必休息很多次 。头雁飞行的过程中在其身后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紧跟其后的大雁飞行时就可以利用这个低气压区减少空气的阻力。

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种集群本能的表现。因为这样有利于防御敌害。雁群总是由有经验的老雁当“队长”,飞在队伍的前面。在飞行中,带队的大雁体力消耗得很厉害,因而它常与别的大雁交换位置。

扩展资料:

品种分类——

1、黑雁

黑雁体长56-61厘米,翼展110-120厘米,体重1100-1700克 ,寿命13年。是中等体型的深灰色雁。嘴和脚黑,尾下羽白色。灰色的颈部两侧具特征性白色图纹,有时在前颈形成半领。胸侧多近白色纹。雏鸟颈部无白斑,但翅上多白色横纹。为典型的冷水性海洋鸟,耐严寒,喜栖于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少与其他种类混群。

近水面低飞,涨大潮时栖于沿海港湾。觅食于沿海草场。主要以青草或水生植物的嫩芽、叶、茎等为食,也吃根和植物种子,冬季有时还吃麦苗等农作物的幼苗。迁徙时常集成大群,白天飞翔,傍晚降落到湖泊等水域休息和觅食,常常发出高叫声,极为嘈杂。分布于北极圈以北、北冰洋沿岸及其附近岛屿。冬季迁到中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最南至福建沿海和台湾,在中国为冬候鸟。

2、灰雁

灰雁体长70-90厘米,翼展147-182厘米,体重2.5-4千克,寿命17年。体大而肥胖。嘴、脚肉色,上体灰褐色,下体污白色,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

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主要栖息在不同生境的淡水水域中,常见出入于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湖泊、水库、河口、水淹平原、湿草原、沼泽和草地。

食物为各种水生和陆生植物的叶、根、茎、嫩芽、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有时也吃螺、虾、昆虫等动物食物。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欧亚北部,越冬于北非、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3、鸿雁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 繁殖于蒙古、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越冬于中国中部、东部和台湾以及朝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雁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