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的硬盘录像机的录像天数与硬盘的大小是怎么算的?

2020-09-14 科技 424阅读
录像硬盘容量与天数与压缩方式、分辨率、帧率、录像方式、画面质量、是否带音频等有关
根据码率计算公式
先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要的存储容量S1 , 单位MByte。
S1=D / 8 * 3600 / 1024
其中:D- 码率(即录像设置中的“位率/位率上限”),单位Kbit/s
确定录像时间要求后,计算单个通道所需要的存储容量S2, 单位MByte
S2=S1 * 24 * t
其中:t为保存天数 24表示一天24小时录像
再确定视频通道数 计算最终所需容量S3
S3=S2 *N
其中:N为视频通道数
CIF 352×288的分辨率,建议码流设置为512kbps,用0.5M的带宽传输
4CIF 704×576的分辨率,建议码流设置为2048kbps,用2M的带宽传输
根据压缩方式估算(以CIF分辨率为例,其他分辨率可以按比例进行换算)
目前常用的几种压缩方式
1) MJPEG
MJPEG (Motion JPEG)压缩技术标准源于JPEG图片压缩技术,是一种简单的帧内JPEG压缩,它对视频的每一帧进行压缩,压缩比率较小,数量大,通常每路每小时325X288分辨率录像需要硬盘空间1G左右。
2) 小波算法
小波算法是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压缩,该技术是使图像信号的时域分辨率和频域分辨率同时达到最高。内核是采用行进中压缩和解压缩方式,视频中帧与帧之间没有相关性,以352X288录像,每路每小时一般为450M左右.
3) MPEG-4
MPEG-4标准是面向对象的压缩方式,不是像MPEG-1和MPEG-2简单地将图像分为一些像块,而是根据图像内容,将其中的对象(物体、人物、背景)分离出来分别进行帧内、帧间编码压缩,并允许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灵活分配码率,对重要的对象分配较多的字节,对次要的对象分配较少的字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比,使其在较低的码率下获得较好的效果。MPEG-4的传输速率为4.8~64kbit/s,使用时占用的存储空间比较小,以352X288录像,每路每小时一般为160M左右.
4) H.264
这种压缩模式和MPEG-4基本一致,所以计算的时候大家可以按照MPEG-4的容量进行计算。
其容量计算公式 G=H*N*T*X/1024
G--就是最后算出的硬盘的容量
H--代表每天要录像几个小时
T--代表想录像的天数
X--代表上面的4种压缩模式每路每小时录像需要硬盘空间
举例说明,某小区用小波算法的压缩卡来做监控,主机12路,要求24小时录像15天,需要多大的硬盘容量?
根据公式我们的到H=24小时 N=12 路 X=450M T=15天
得到G=24*12*450*15/1024=1898.4375G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