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买的时装设计是没有价值的
一件再好的时装设计作品,如果没人喜欢,没人愿意购买,那么这是没有价值的。因此,香港理工大学的学生需要有明确的商业意识,作为学时仅一年的硕士学位教育,香港理工大学也没多余时间让学生再去研究理论和进行时装实验,而学生们也大多已获得学士学位,并有几年的工作、实践经验。
在香港这样一个高消费的都市生存和发展,年轻的时装设计师们也必须学会获得市场的认同,就如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的院长李仕权博士在前一天表示的,学生们已经比入学前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的问题是她们能否在香港长足发展。而要得到长足发展,在市场游戏中取胜是必须要过的一个门槛。
不是教学生学习,而是教学生适应市场
区博士明确表示,香港理工大学的时装设计教育并不是教学生们学什么、如何学,而是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市场需求的重要性,认识到市场规则的严苛,在意识深处重视市场。因此,学院会联系各类公司来进行实际指导,而学生们也进入服装及各类设计去实践他们的才能。
因为进入香港理工大学之前,学生们都已获得时装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并经历过市场的洗礼。学生们也了解商业社会的规则,BOSS对他们的重要性,消费者真正地决定了时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当然,要成为优秀的设计师,也不仅仅需要市场理念,也需要不满足的创新意识,以及对潮流趋势的捕捉和引导能力。
直觉、概念不如市场需求重要
学生的设计往往需要对某种概念的把握能力,需要直觉的捕捉能力,这是她们进行创作的基础。可是,如果不清楚市场的热点是什么,不明白消费者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设计元素而不喜欢另外的,那么,直觉和概念的把控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继续不了很多。在很多的学院教授会肯定直觉、概念把控的首要地位时,区博士并没有将这种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因为创新不是目的,它只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方式。
评价道硕士生的毕业时装秀时,区博士还是指出,哪怕学院重视学生们的市场意识教育,毕业时装秀的作品并不会局限于当下的市场需求,所以,会有挡眼眼镜、几何体的设计,会将可口可乐与时装结合起来,会将皮衣设计得很有未来感,会通过红色丝袜、高跟鞋故意夸大时装的视觉冲击力,也会额外地将概念形象加在衣服之上。这是市场需求与实践创作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