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规范员工行为营造企业文化

2022-08-18 财经 68阅读
  关于如何提高职工行为规范意识,我们的体会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它具体规定了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对职工来说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手段,其目的是促使每个职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目前我们公司并不缺制度缺少的是“可执行”的制度。因此,一个企业如果执行力普遍缺失,那么再好的发展目标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再好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所以我们认为制度建设应重在执行力的建设,只有真正做到了制度的有效执行,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取得成效,职工的行为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实现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目标。
  2、以人为本做好思想导入工作。人本管理,是规范职工行为管理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在日常的行为管理工作中,要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发挥人的重要作用。职工既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发挥者,也是行为规范的执行者,行为规范最终要落实到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而这一过程,离开了职工群众的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实现。要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教育职工增强团队意识,处处从集体利益出发,时时为整体着想,始终以大局为重,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献计献策,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不断完善行为规范,提高职工的凝聚力,确保职工行为规范的有效执行。
  3、加强职工培训工作
  由于一部分职工(特别是近几年进厂的新职工)的素质水平有限,不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难以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更不要说有效执行。把生产(工作)任务看得比较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把职工行为规范看成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会当作是应该而且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不少职工的随意性就比较大,在安全、质量和现场管理工作中,往往忽视职工行为规范的有效执行,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因此,加强对职工的培训,不仅可以更好地规范职工的行为,还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对职工行为规范的管理工作中,必须抓住一切机会提供一切有利条件,采用不同形式地对职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工作,这也是提高企业形象和发展的需要。当然,培训的前提是重视,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培训的绩效看考核。考核是衡量培训成果的一杆标尺,这也是强制性地提高培训效果的一种必要手段,从而不把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在考核工作中,要设立一定的目标奖惩措施来体现培训的重要性,激发职工的上进心与遵守行为规范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基本素质,确保职工的行为规范得到有效的执行。
  4、行为规范管理要保持持久性和长期性
  职工的行为规范管理,是一件长期的工作,没有阶段性,要打持久战,长效管理是搞好该项工作的关键。在日常工作,不能墨守成规,形式老套,要严管更要善于管,要随着形势的变化及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不断地更新管理思路,不断完善职工行为规范内容,使职工的行为规范跟上杭齿不断前进的步伐,在管理中塑形象,在创新中谋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好、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新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我们将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确保粉冶持续稳定发展。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