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的“女”字该如何解读?

2020-05-04 文化 101阅读


甲骨文中的“女”字,是一个跽坐的形象。《说文解字》中对“跽”的解释为:跽,长跪也。长跪即长时间的双膝着地,上身挺直,臀部坐在小腿肚上的一种坐姿。凳子作为一种日常用具,是在隋唐时期由胡地传入,并在宋时成形为现在的式样。所以,在此之前的中国古人,基本是席地而坐,而坐有坐相,站有站姿,跽坐即为一种符合礼数的姿势。


在人类的历史上,女性曾在母系社会中拥有绝对的领导地位,而且从大量的出土文物和资料记载也证明了“跽”这种姿态,不仅不是一种卑下的描述,从其造型的局部变异,手环抱于胸前,还证明了,女性的姿态,从一开始就充满着温良娴淑。在这个姿态之中,我们可以想象是一个三千年之前,甚至更早的时期,一个女子安祥坐在屋舍之内,她或许正做鼎炉之前生火作炊,或在怀抱一个幼小的孩子。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