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葫芦大的好还是小的好,很多人各执一词,有人喜欢大的有人喜欢小的,反正互相也说服不了对方,也就不费这个劲了。但是有一个现象是葫芦越大了越值钱,这个可以理解。但是越小也越值钱,其中极小的比大的还值钱,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一些极小的葫芦被称之为“草里金”,草里金是葫芦科的一个品种,因为其生长之小,结果之少,非常珍贵顾名草里金。现在几乎找不到这种植物了,或者秘密的被人收藏。草里金葫芦多被人收藏,把玩,制成饰品。
这个在中华上千年的玩葫芦的历史中是有记载的:明代刘若愚的《明宫史·火集》记载“仍有真正小葫芦如豌豆大者,名曰‘草里金’,二枚可值二三十两不等,皆贵尚焉。”明白没在大明朝,两个豌豆大小的葫芦就能价值二三十两白银。那这是什么概念呢?
《明史·食货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二三十两银子折个平均数吧,五十石米比较合适吧,但是在当时官员的工资呢是多少呢?洪武二十九年,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了官员的工资水平: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正一品啊再往上就是天子家了,才这么点俸禄,可想而知这个草里金文玩葫芦到底有多么的昂贵。一个小葫芦快能够价值一个朝廷一品大员的月工资了。
后来这种“草里金”葫芦就很难得一见了,价格越来越高,叶金寿《曼庵壶芦铭》中记载说:“小壶芦极难种,有极小可为耳?者,一双值百余金。”比起明代的二三十两几乎翻了两翻。(明朝官员哭晕在厕所,将近两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一个小葫芦)。
草里金具体什么样,确实没有一个标准,一些商家打着名号说是草里金,十有八九都是瞎扯淡的,如果是真的,估计价格也不会很亲民的。东西有好有坏,选个自己喜欢的就行了,有能力再追求更好的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