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用户标签体系主要根据用户在历史时间内的网购行为记录,从网购时间点、内容深度剖析,针对用户的基础属性、社交行为、互动行为、消费行为、偏好习惯、财富属性、信用属性和地理属性等八大维度构建用户标签体系,以期综合描绘平台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建设的过程分为六个基本步骤:
1、首先以业务视角梳理规划整个标签体系的架构,即上面所说的八个维度;
2、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进行实际开发之前,我们要定义包括数据(指标)规范、模型设计规范、ETL规范在内的规范体系。前文也讲过,这个规范体系可以借助数栈产品帮助建立和执行;
3、将分散在各个系统/应用的数据同步到大数据开发平台之上,包括结构化的业务数据、埋点采集的行为日志数据等;
4、核心围绕“用户”,以唯一标识打通来自不同平台、系统、渠道的数据,基于OneData体系依次构建全域数据中心、萃取数据中心;
5、在萃取数据中心基础上,进行各类标签的研发,例如事实类标签(性别、年龄段等)、业务类标签(钻石会员、普通会员等)、统计类标签(近90天下单金额等)、算法类标签(重要保持客户、高忠诚度客户等);
6、标签/画像投入应用,或对接至下游业务系统,产生业务价值。与此同时监控各类标签的使用与效果,统计出热门标签,替换掉不合理的标签,调整业务算法和规则,添加新的标签等,来进一步推动标签体系的梳理规划,逐步沉淀一套精华版标签集合;
这其中,除了业务的输入以及数据的支撑外,要想快速建立一套科学的标签体系,还需要丰富的技术经验以及智能的工具或平台来提供助力,如阿里云或袋鼠云的数据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