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体育教学要求和目的文范

2020-05-25 教育 49阅读
关键词:体育 问题 目标教学
技工院校不同于其他学校,在技工院校上学就相当于上岗,针对这种教育的特殊性,体育课的教育也应不同。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更重要的是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传授知识与掌握技能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与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相关的能力,从而形成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发现问题
体育课在技工院校中起着很重要的人格塑造的作用,可实际情况并不很理想。通过问卷调查,发出并回收问卷280份,女生180人,男生100人,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9.5%。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与参加体育锻炼和持续的时间调查显示,学生每周主动参加三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女生不到20%,男生不到40%,并且他们锻炼的时间较短。分别还有58%的女生和35%的男生根本不参加锻炼,60%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不足30分钟,活动时间在1小时内的学生仅占20%。这表明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非常低。在运动项目的调查中,选择项目男生最多的是篮球,女生是羽毛球,然后是毽球、足球、乒乓球和健美操等。因为这些项目对运动技能要求不高,所需场地器材较简单,运动比较柔和,强度不大。在不运动原因项目的调查中,很多同学选择是不会所以不运动,不好意思,体育课太难了等。调查显示,技工院校同学体育锻炼意识太淡薄,这与掌握技能程度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这样就需要体育教师针对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
二、目标理解
一是,设定目标一定要具体化。只有具体化了,才具有可操作性,才容易可控。所谓具体,就是目标要明确,不能笼统,不能模棱两可。二是,目标也应该是可衡量的,即目标应该是可量化的。所谓量化,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三是,目标应该是可达到的。既然是目标,就一定是我们希望能够完成,希望达到的。制定的目标可以有挑战性,有一定的难度,但决不能达不到。四是,目标应该是相关的。相关性指的是,比如个人的目标应该与总要求的目标一致,个人的工作目标应该与团队的目标一致。五是,目标必须是有时间限制的。任何一个目标,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以便于衡量和考核。
三、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标
上课中发现,有的同学对新技能的学习有抵触情绪。每次教一种新技能的时候,他们都不好意思学习和展示。有的同学的理由是:老师我不会。有的同学能克服害羞的缺点,慢慢地学,能够很好地掌握。可有的同学不会,也不愿意学习。这时就要给他们制定一个最短的目标,期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考这一项。比如羽毛球,有的同学打得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学习就可以进行简单的比赛;可有的同学球感实在很差,这样就形成了两极分化。但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同学们能在球场上叱咤风云,而主要的是锻炼体能,培养性格。这样笔者就给他们制定最简单的目标:自己用拍子向上颠球,开始是50个,后来就是100个。开始时大部分同学都颠不到10个,他们就觉得颠到100是不可能的事情,有的就知难而退放弃了。可有的同学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10个、20个、50个――两节课后,当能颠到100个的时候,他们还会继续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于是就可以感染另一部分同学,原来经过努力练习是能达到的,于是这部分同学也随着练起来。他们也很容易达到了目标。这就是具体的、可达到的短期目标的制定。
当短期目标达到的时候,就可以制定下一个目标。因为有了实现第一个目标的基础,所以对下一个目标,他们会很愿意尝试。第二个目标,老师让同学们练习对打,但不是打比赛,而是让他们数个数,两个人对数50次。第一个目标是自己个人的努力,而第二个目标需要两个人的配合。一个人颠球再好,若不跟同伴好好配合,也很难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开始也是很难的,有抱怨同伴的,有确实不配合的,可是有目标在那儿,他们就要朝着目标努力。原来学会一点的学生,经过练习很快就会找到同伴一起实现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实现目标。这样同学之间与人交流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小结
任何人,任何时候,只要活着,都需要管理自己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晰或者目标太琐碎、太大的话,就会对未来和现状迷茫。如果目标管理出问题的话,各种负面情绪就会产生。所以通过体育课制定和实现既定的目标,增强信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