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新医患关系 看法

2022-08-14 时事 68阅读
医患关系的紧张并不是科学技术的问题而是医患间诚信道德的缺失。中国医学强调“医乃仁术”“医患诚信”等伦理原则,这种模式要求医者要正心诚意,有为患者谋利益的赤诚之心,医者所做的任何医疗都是从患者的利益出发的,而不是医生为了自己的私利。“患者不送红包心不安,医生不收红包不负责”潜规则成为医生和患者间的桥梁,高尚的医术、崇高的伦理道德沦金钱交易。其实医患之间的诚信的流失是整个社会信任危机的真实写照,深刻反应出中国转型期,社会制度的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重建医患关系,重塑社会信任。

一方面要重视医生和患者双方的合法利益,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其良好的职业伦理。对于违背职业原则的事情要坚决的抵制,对于患者要进行耐心的沟通,不论患者阶层差异,身份差异,都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让患者家属放心,对待每个病人定当竭尽全力,减少患者送红包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医疗服务制度化、法律化,建立有效的监督举报机制。开通网上监督平台以及电话举报等方式,自觉的接受人民群众和医护人员的监督,对于那些确实存在的违背职业伦理、违反法律的行为,一定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惩罚,从而起到警戒作用。

首先,从医院方面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医疗活动具有商业色彩。某些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与社会效益背道而驰;
其次,医务人员部分缺乏人文素养,没有换位思考,高压的工作环境中,部分医务人员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他们对工作消极,对病患态度冷淡,缺乏换位思考,服务不到位,医疗水平低;
第三, 医患关系物化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等价交换”,在大多数老百姓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看病也不例外。
第四,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法律知识渗透到各个领域,维权意识在广大的患者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在医疗活动中,当患者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时,患者便会拿起“法律武器”来扞卫自己的权利。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医患关系?需要有医生、患者以及政府共同努力。
1、从医院来说,要提高医护人员从业门槛,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的就诊舒适度,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树立服务意识,塑造良好形象
2、从患者来说,应与医院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遇到医疗纠纷和事故,要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用科学的态度理解医学、理解医务人员
3、全社会也要群策群力,维护公共医疗秩序。有关部门应依法严惩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侵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消除医院安全隐患。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