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为什么没有军衔。

2020-09-06 综合 114阅读
有军衔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再度携手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8月25陕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按战斗序列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改编后,八路军各级将领按照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原则,先后被国民政府授予了相应的军衔:
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叶剑英(参谋长)、林彪(第115师师长,一说1938年1月挂少将军衔)、贺龙(120师师长)、萧克(120师副师长)、刘伯承(129师师长)、徐向前(129师副师长)、宣侠父(总部总参议)等被授予过陆军中将军衔。
八路军其他主要将领中,左权(副参谋长、前方指挥部参谋长)、聂荣臻(115师副师长)、徐向前(129师副师长)、周昆(115师参谋长,后携款脱队)、周士第(120师参谋长)、倪志亮(129师参谋长)、陈光(343旅旅长、后代理师长)、周建屏(115师343旅副旅长)、徐海东(115师344旅旅长)、黄克诚(344旅副旅长)、卢冬生(120师358旅旅长)、张宗逊(358旅副旅长,后旅长)、陈伯钧(120师359旅旅长)、王震(120师359旅副旅长,后旅长)、王宏坤(129师385旅旅长)、王维舟(385旅副旅长)、陈赓(129师386旅旅长)、陈再道(129师386旅副旅长)等被授予过陆军少将军衔。
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虽然在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编制问题上毫不松口,但是对于这些主要将领的军衔,蒋介石还算是大方,据说对八路军、新四军将领的军衔问题有这样一个相对的原则:改编时候授的军衔原则上不低于部分将领在1927年(包括1927年)之前拥有的军衔,例如朱德、刘伯承、贺龙就曾经获得过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叶剑英、叶挺、宣侠父等也有过陆军中将军衔。
在整个抗战时期,八路军前线各级指挥员除林彪、罗炳辉、徐海东、彭雪枫、周昆等因为工作需要佩戴过军衔,其他将领几乎均未佩戴军衔领章,但是这并不表明我党不承认国民政府历史给我军将领临时授予的各级军衔,其实这时候的军衔一般本人都清楚,主要见于履历表和相关工作报告中。
1938年3月八路军120师给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提交了一份120师营以上干部的履历表,从这张履历表上可以看到: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为中将军衔;120师参谋长周士第、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张宗逊、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为少将军衔;120师参谋处长彭绍辉、359旅参谋长郭鹏、385旅政治部主任谢扶民、715团团长王尚荣、716团团长贺炳炎、770团团长张才千、支队长宋时轮等为上校军衔。
1938年底,八路军115师提交给中央军委的报告中,担任团长的杨勇和杨得志也被提到有上校军衔。
对应授予
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获得过军衔的高级将领只是少数人,此外还有部分人由于需要经常与国民党打交道或搞统战工作,也被中共自己临时授予了相应的军衔或以相应军衔的身份:
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宣侠父(中将衔)、周素园(少将)、童陆生(少将)、张克威(少将)等。
驻太原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少将)、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李克农(少将)、驻广州办事处主任张云逸(少将)、驻重庆办事处主任钱之光(少将)、驻湘通讯处主任王凌波(上校)、驻兰州办事处主任伍修权(上校)等。
在国统区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有相应的军衔,如叶剑英领导下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参谋处的张爱萍、聂鹤亭、李涛、边章五、张经武等高级参谋也曾经被临时授予少将军衔。1938年罗炳辉以八路军副参谋长的身份在武汉协助叶剑英等开展工作时,也以少将军衔的身份参加统战活动。
1938年春国民政府军委会在武汉召开了全国师以上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联席会议,八路军总部派出了8人参加这次会议,他们是彭雪枫(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代表八路军总部,少将)、周昆(115师参谋长,少将)、边章五(120师,少将)、张经武(129师,少将)参加参谋长会议;罗瑞卿(以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名义,上校)、张爱萍(以115师政治部副主任,上校。)、欧阳毅(120师政治部副主任名义,上校)、谭政(129师政治部副主任身份,上校)参加政治部会议。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