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

2020-09-08 星座运势 89阅读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
[摘 要] 语气词作为现代汉语中表达语气的“最重要的手段”[1]265,对它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涉及面
却很广,各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它的来源、内部分类、句法分布以及语气意义和语用功能等方
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开拓了局面。
[关键词] 语气词; 研究; 成果
现代汉语中语气词虽然是一个封闭的词类,数
量不多,但它的意义之空灵,表情达意之丰富,位置
之灵活,功能之复杂,在虚词中是极其少见的。也许
是因为这个原因,现代汉语中语气词的专门研究起
步相对较晚,早期只在现代汉语语法论著和教材中
有所涉及,到了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语法研究的深
入,虚词研究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有关语气词的
研究日益增多,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一、语气词的来源
汉语中语气词的存在由来已久,据孙锡信考证,
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和其他词类一样,语气词也经
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2]6。因此,现代汉
语中语气词的来源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复杂、值得
探讨的课题。孙锡信在《近代汉语语气词》一书中
运用了因声探源,虚实对比以及形态分析等方法,论
证了现代汉语主要语气词(包括单音节语气词和双
音节语气词)的来源,这本著作在语气词的历时研
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正如张斌为该书所作
的序中所说“填补了汉语史研究的一个空白”[3]。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通过不同的方法论证
了个别语气词的来源,如江蓝生详细论述了疑问语
气词“呢”的来源,他将现代汉语中的“呢”分为表示
疑问语气的“呢1”和不表示疑问语气的“呢2”,结合
诸多文献,调查了“呢1”、“呢2”用字相分、相混以及
相合的变化情况[4]17-26;钟兆华则通过对韵文用韵
的考察,对“吗”、“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探
讨[5]1-8。
只有理清了现代汉语语气词的历史来源及意义
的演变过程,共时研究才能有理有据,进一步深入。
二、语气词的分类
不同的学者出自不同的需要,依据不同的标准,
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气词内部进行了分类。
(一)以语气词语气意义和功能为依据
最早的《马氏文通》根据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将
语气词分为传疑语气词和传信语气词。“助字所传
之语气有二:曰信,曰疑。故助字有传信者,有传疑
者”[6]323。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根据语气词的功能以
及连用时在句子中出现的顺序将语气词分为三组:
第一组表示时态:了、呢1、来着;第二组表示疑问或
祈使:呢2、吗1、吧1、吧2;第三组表示说话人的态度或
情感:啊、呕、欸、嚜、呢3[7]208。
高名凯在《汉语语法论》中依据句型以及语气
词在句中的位置,将语气词分为句终询问词、(吗、
么)、疑惑句中的传疑句终词(罢、吧)、句终命令词
(罢、吧、呀、啊、哇、休)、句终感叹词(啊、呵、呀、哩、
呢、哇、哪、吓、啦、咧)、句中感叹词(呀、呢、罢、啊、
末(么、吗))[8]447-549。
丁声树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以语气为纲,
把重要的语气词分为五组。疑问:吗、呢、啊;祈使、
禁止:吧、了、啊;测度、商量:吧;陈述:的、了、呢、罢
了、么、啊;停顿:吧、么、呢、啊[9]209-217。
胡明扬认为“语气助词和叹词都表示语气,因
此可以统称为语气词;但根据句法功能的不同和重
音的有无习惯上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语气助词’。
一类称为‘叹词’”[10]347,并根据语气意义,将语气助
词分为表情语气助词:啊1;表意语气助词:啊2、欸、
吗、呢、呕;表态语气助词:吧、嚜[10]416-419。
(二)以语音形式为依据
孙锡信根据语气词的主要元音将语气词分为a
系、o系、ou系、e系共四系。a系:啊、呀、哪、啦、吧、
吗、哇; o系:哦、哟、nio、啰、波、么、喔; ou系: ou、呦、
nou、喽、啵、呣、wou; e系:呃、ie、呢、了、呗、嚜、
喂[2]266-267。张彦以语音形式为依据,将语气词分为
辅音语气词和元音语气词,再以音节数目为依据,将
辅音语气词分为单音节语气词和双音节语气词[11]。
张谊生总结了现代汉语语气词的四种分类情
况: 1.从构成的音节看,分为单音节和双音节; 2.从
所起的作用看,分为典型语气词和一般语气词; 3.从
语音的变化看,分为基本语气词和派生语气词; 4.从
在句中所处的位置看,分为句末语气词和句中语气
词[1]279。
对语气词进行不同角度的科学的内部分类,可
以明确语气词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
有效地从语义、语用上对其进行研究。
三、语气词在句子中的分布
在探讨语气词语气意义的过程中,已有学者认
识到语气词在句中分布的灵活性,这也是造成语气
词语气意义复杂难解的因素之一。因此,分析语气
词在句中的分布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
《马氏文通》最早提出语气词时,就提出语气词
是位于句末的。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语
气词不仅可以出现在句末,还可以出现在句中。
李兴亚讨论了语气词“啊、呢、吧”用在句中表
示停顿时的具体位置,其中“啊”有八个位置,分别
是主语后、呼语后、列举事物或行为时,用于并列的
词语或分句后、状语后、插入语后、重复的动词后、假
设复句(前偏后正)的偏句后、选择复句的前一分句
后;“呢”有四个位置,分别位于主语后、状语后、选
择复句的前一分句后、假设复句(前偏后正)的偏句
后;“吧”有两个位置,假设复句(前偏后正)的偏句
后和用于举例性质的插入语后[12]112-115。
张谊生认为能够出现在句中的语气词只有
“啊、呢、吧、么、嘛、哪、啦”等几个,指出语气词可以
在句中出现的位置相当丰富多样,既可以出现在不
同的句子成分之间,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句法成分
之间,还可以出现在同一个句法成分之内[1]。
孙汝建在运用分布分析法分析语气词的语气意
义时,详细分析了语气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情况,指出
在单句中,语气词可以出现在句末、句中和句首,其
中只有“么、呢、吧、啊、嘛、吗、哪、的+啊→da、啦”
可以在句中出现,具体位置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
中;双宾语之间;双重定语之间;并列成分之后;句子
的特殊成分(全句的修饰语、提示成分、独立成分)
之后;在复句中,语气词出现的位置有四种:始发分
句句末、终结分句句末、并列复句的几个分句句末、
复句句首[13]85-89。
张彦从句法结构的角度总结归纳了汉语语气词
分布于句中的各种情况,认为语气词在单句中可以
出现在句子成分中间:主语后、状语后、述语后、述语
与状态补语之间、非直接定语之间;还可以出现在句
子成分内部:举例式的各并列项之后、用于重叠式内
部,有“A呀A呀”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位于个别
复句的前一分句后以及独立语后,这一点与李兴亚
的观点是一致的[11]。
(二)语气词的层次地位
朱德熙指出出现在主谓结构后头的语气词,多
半是附加在谓语上头的,例如:“你去吧”的构造不
是“你去/吧”,而是“你/去吧”。有的时候语气词是
附加在谓语内部一个成分上头的,例如“你觉得(谁
去/合适呢? )”。只有在某些类型的句子里,语气词
才是加在整个主谓结构上头的,例如“谁去
呢?”[7]207。
朱德熙这样分析就提出来一个问题:语气词究
竟是属于句子平面的还是词组平面的东西?现在语
法学界普遍认为语气词是属于句子平面的。黄国营
在《句末语气词的层次问题》一文中将句法、语义
语用结合起来,提出了“行事语用成分删略”和“言
语句型动态心理转换”的观点,以实际句例具体讨
论了句末语气词在句法结构和语用结构上的层次问
题。指出句末语气词既可能属于全句,也有可能只
属于宾语小句,还可能是这两种情况的融合,并认为
语气词在句中可能进入的层次空间与不同的语气词
的不同性质有关,与主句句型有关,与宾语小句有
关[14]1-9。
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张久在《关于语气
词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就提出语气词应该是作为词
组平面上东西来处理,他的认识基础是:任何句子的
最终实现都有赖于句调的附着,没有句调,不能成其
为句子,在句调没有附着在句子上之前,一切句法手
段都应视作是在词组平面上操作的东西。“语气词
应该首先是先于词结合,将它的语气信息与词组结
合,然后再受整个句调的影响。”为了证明自己的观
点,他还提出了“亚句”的概念[15]77-79。
四、语气词的语气意义
语气词的意义非常空灵,在使用时又多依赖于
语用因素,显得飘忽不定,不容易确定和把握,而且
“有的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有的语气可
以用多个语气词表达,内部有细微的区别。”[16]33因
此造成了几乎对每一个语气词语气意义的确定各家
学者的意见都不一致。关于语气词语气意义的描
写、研究、分析也成了各家学者研究语气词时最为感
兴趣的一个重点,各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
的方法来寻求和验证语气词的语气意义。
《马氏文通》首次提出语气词的语气意义有两
种,传疑和传信。“助字所传语气有二:曰信,曰
疑。”[6]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各家学者的研究
都是围绕着“疑信”二字展开的。
胡明扬专门论述了如何分析语气词语气意义的
方法,他认为“只能在语气助词的使用过程中,也就
是在语气助词和某个具体句子结合的实例中去考察
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但他同时指出“随文释义固
然好,但很容易把句子中某些语句或某些结构或句
终语调的语气意义误加在语气助词身上”,为此他
提出五种办法:
1.去掉语气助词,看看有没有假设的那种语气
意义。
2.保留语气助词,去掉或改动某些有可能表达
某种语气意义的语句或结构,语调不变,看看全句的
语气意义是否发生变化。
3.保留语气助词,只变动句终语调,看看全句的
语气意义是不是发生变化。以上三种可以说是消极
的办法,是为了排除干扰因素。
4.在同样的句子,使用同样的语调的前提下加
用不同的语气助词,这是直接考察语气助词语气意
义的一种可行的积极的办法,通过比较去正面考察
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
5.分析整个语气系统,从系统性方面去考察每
个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这是一种参校方法,可以用
来校正结论。
胡明扬设想出现代汉语语气词的语气意义有这
么几种:肯定、不肯定、强调、当然、疑问、感叹。并提
出“现代汉语中没有专门的表示祈使语气的语气助
词”[10]4-7。
储诚志认为句子的语气是“由句中的语调、词
语、语法格式、语气词和语境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
形成的,因此,在研究语气词语气意义的时候,不能
把一个语气词所在句子的语气简单地看作该语气词
所能表达的语气意义。比较妥善的解决办法是在分
析语气词语气意义的时候寻求语法形式上的控制和
验证手段。”并提出了“最小差异对比法”和“最大共
性归纳法”[17]39-51。
孙汝建则认为如果把语气和口气分开,语气词
并不表达语气,只表示口气。对于如何分析语气词
的口气意义他提出了三种方法:
1.义素分析法,他认为语气词都有其基本的语
气义素,这种基本的语气义素是对语气词本身在各
种语用环境中语气意义的概括;
2.分布分析法,根据语气词在句子中出现的位
置来分析语气词的口气意义;
3.替换分析法,通过替换和删除语气词可以区
分句末语气词口气意义的细微差别[13]。
在现代汉语中,一个句子表达语气的手段有很
多,语气词只是其中的一种,它经常是和语调、其他
语词、句法结构以及语境共同作用来形成一个句子
的语气,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剥离出一个语气
词在句子中的语气意义,成了一道摆在语法学者面
前的难题,大家已经认识到了“随文释义”这种传统
方法的局限性,并且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分析
方法,这些都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
五、语气词的语用功能研究
语气词的语用研究相对于其他方面来说比较
晚,但很快就成为语气词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因为
语法学者们发现语气词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受语用
因素制约的。从语用的角度对语气词进行分析研究
将更有利于从微观上对语气词展开细致入微的考察
分析。田泉早在1988年分析了“吗”和“呢”的语用
功能,发现“吗”用在问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呢”是
强调、突出它前面的信息重点或疑问点,进而有夸大
某种语气的作用。因此作者提出以“吗”“呢”对立
为基本条件验证句子语气的框架依据不足[18]93-95。
储诚志在分析语气词的语气意义时就指出“就
语气词而言,语用层面的分析和研究也许更为重
要”,他以“啊”为例,认为在话语篇章之中,一个句
子能不能带“啊”的主要原因,取决于“啊”缓和语气
的功能是否与说话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和话语的语气
要求相和谐[17]。
方梅将句中语气词放在篇章中,结合一个话串
中信息结构、话题结构、轻重音模式的分析,辨析了
句中语气词的主位标志作用和语气意义的强弱,对
句中语气词的功能得出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方梅认
为,句中语气词所标示的成分有时既不是主语也不
是话题,甚至不是直接句法成分,句中语气词实际上
是划分句子次要信息和重要信息的标志[19]129-138。
很多学者针对单个语气词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深
入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比较突出的有邵敬敏
(1989)、金立鑫(1996)、熊仲儒(1999)、谢白羽
(2001)、范开泰和张小峰(2003)等人对“呢”的研
究,还有李讷、安珊笛和张伯江(1998)、陈颖
(2001)、徐晶凝(2003)、郭婷婷(2005)、吴碧宇
(2006)、张小峰(2007)、等人也对个别语气词的功
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六、个体语气词的研究
除了对语气词的整体进行研究之外,很多语法
学者还对具体的某个语气词进入了深入细致的考
察、描写和分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呢”
的研究上,自从胡明扬于1981年提出在疑问句中,
“‘疑问’是由语调决定的,和‘呢’无关”这一观点
以来[10],语法学者们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对“呢”
在疑问句中的性质、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各家学者
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意见始终难以达成一致。
在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有陆俭明发表的《关于现
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一文,他通过对疑问句和
非疑问句,从这种疑问句和那种疑问句之间的最小
对比来确定出现在疑问句末尾的语气词是否真负载
疑问信息,这种方法着重比较了“W+呢+?”、“W
+?”、“W+吗+?”这三种非是非问句的格式,验
证出“呢”是一个负载非是非疑问信息的疑问语气
词[20]253-267。与陆俭明先生持相同看法的人有康亮
芳[21]周士宏和周莉[22]、叶蓉[23]等。
持相反观点的学者们则认为“呢”不是一个疑
问语气词,邵敬敏针对陆俭明先生提出的三种问句
格式,考察比较了大量语言材料,采用排除法,最后
得出结论,认为“呢”不是一个疑问语气词,他认为
“呢”只是非是非问句的一种形式标志,有无标志不
影响疑问句的性质;当“呢”出现在“W +?”这种
非是非问句简略式末尾时,其功能是将这种疑问句
同不带“吗”的是非问句从形式上予以区别,它同样
对句子的疑问性质不起决定作用,也不负载疑问信
息[24]。文炼[25]金立鑫[26]、马道山[27]等学者也支持
这种意见。
从《马氏文通》提出“助词”一说到今天,纵观这
几十年来现代汉语语气词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我
们认为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三
个确定,三个结合”。确定语气词的来源;确定“呢”
在疑问句的性质、确定双音节语气词的具体数目;将
句法、语义与语用相结合、将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将
传统的分析方法与新的语法理论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M].语文出版社, 1999.
[3]张斌.近代汉语语气词·序[C] //
[4]江蓝生.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 J].语文研究, 1986
(2).
[5]钟兆华.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和发展[J].语文研
究, 1997(1).
[6]马建忠.马氏文通[M].商务印书馆, 1983.
[7]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 1982.
[8]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商务印书馆, 1986.
[9]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商务印书馆, 1961.
[10]胡明扬.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上)[J].中国语文,
1981(5).
[11]张彦.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 2003.
[12]李兴亚.语气词“啊,呢,吧”在句中的位置[J].河南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2).
[13]孙汝建.语气词口气意义的分析方法[J].南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14]黄国营.句末语气词的层次问题[ J].语言研究, 1994
(1).
[15]张久.关于语气词问题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7).
[16]黄伯荣.现代汉语·增订四版(第四版)[M].高等教育
出版社, 2007.
[17]储诚志.语气词语气意义的分析问题[J].语言教学与
研究, 1994(4).
[18]田泉.问句中“吗”、“呢”功能的差别刍议[ J].松辽学
刊, 1988(2).
[19]方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J].中国语文,
1994(2).
[20]陆俭明.现代汉语虚词散论[C].语文出版社, 1999.
[21]康亮芳.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构成情况看疑问句句末
语气词“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4).
[22]周士宏,周莉.“呢2”的功能、用法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的应对策略[J].世界汉语教学, 2006(2).
[23]叶蓉.“呢”探微[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2(2).
[24]邵敬敏.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的作用[J].中国语文,
1989(3).
[25]文炼.从“吗”和“呢”的用法谈到问句的疑问点[J].思
维与智慧, 1982(4).
[26]金立鑫.关于疑问句中的“呢”[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4).
[27]马道山.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是疑问算子吗? [J].
中国外语, 2006(1).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