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海子临终前的最后 遗作拜托各位了 3Q

2020-10-10 文化 113阅读
关于海子"最后的诗篇" 黑夜降临,火回到一万年前的火 来自秘密传递的火 他又是在白白的燃烧 火回到火 黑夜回到黑夜 永恒回到永恒 黑夜从大地上生起 遮住了天空 《献诗》是海子在1989年赴死之前创作的。据西川说,这可能是海子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首。很明显,与那首著名的《黑夜的献诗》有着很深的联系,让人感觉到《献诗》是后者的改写或缩写。从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也远不如《黑夜的献诗》写的那般一唱三叹,令人读来回肠荡气。然而,在我读过海子的一系列作品之后,却正是这首诗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甚至以为这首诗正为我们理解海子的诗歌与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1927年,芥川35岁时同样断然终止了自己的生命。在遗书中,用过后来被川端康成多次提及的"临终的眼": "……我什麽时候能够毅然自杀呢?这是个疑问。唯有大自然比持这种看法的我更美,也许你会笑我,既然热爱自然的美而又想要自杀,这样自相矛盾。然而,所谓自然的美,是在我’临终的眼’里映现出来的……" 海子在赴死前没有留下太多的文字,据说只有一张小小的写有"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的纸条,海子最后写的这两首诗也就具有了某种特殊的位置。因为他们是海子最后用他的诗心去洞察世界的记录。这两首充满命运预感的诗,正是海子"临终的眼"。 困扰海子的,始终是生命自身痛苦的历程。 在海子诗中,我觉得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于痛苦的体认。在海子最早的诗集《小站》中,他颇具预言意味的写道: "一条汉子立在一块地上,苦难始终在周围盘旋。他弯下身去,劳作的姿势被印在太阳、文字、城徽和后代的面貌上。这就是一切……" 这一段写于1983年的序中,有着一种面对苦难的高贵的坦然。如果说这时的海子,尚只是从校园中,从蓄久待发的知识性中透视这人生的苦难,那么,在此后的数年间,痛苦则化做寂寞、冷酷、排斥、焦灼、追求与失败等等,环绕与他的身边。从我们将谈到的《黑夜的献诗》中丰收后的荒凉、也许正基于此,他对荷尔德林有极深的热爱。1983年,他写道: "荷尔德林的诗,歌唱生命的痛苦,令人灵魂颤抖…… 痛苦和漫游加重了弓箭和琴,使草原开花…… 同样在体味着痛苦的1988年,海子在诗中悲凉地唱着远方。远方呵!那里大雪纷纷扬扬,那里需要一个人坚守,需要一个人守候黎明。遥远的路程,被海子看成是生命的一部分。海子在诗中悲凉地唱着草原,远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 海子面对苦难是清醒的。还是在谈及荷尔德林的诗歌时,他写道: "忍受你的痛苦,把宇宙作为一个神殿和一种秩序来爱,忍受你的痛苦直到产生欢乐……" 要从痛苦中升华出欢乐,要带着虔诚的心境去感谢生命,既或这生命是盲目的,痛苦是无常的,因为他同时也是神圣的。那么,这直面痛苦的欢乐的音符是如何飞来的呢?这生命的生与死同等的神圣是如何获得硕大与庄严的呢? 《黑夜的献诗》艺术性很强。它有两组意象--黑夜遮盖天空和丰收的大地--紧密地契合而成。这是两个相关的过程。如果说海子有意用丰收的大地来暗喻自己七年诗歌创作的历程,那么,黑夜升起、遮住天空,则是命运性的预言着生命正走向终结。在香山脚下,六月的夜晚,我曾细细的读海子的遗作。在这样的夜晚,《黑夜的献诗》常令我想起另一位自杀的烈士屈原写下的《天问》。丰收后的大地与荒凉紧紧地结合着。荒凉,这充满悲愤的字眼在这一首不长的抒情诗里竟反复出现了三次。而与这荒凉为伍的,是黑夜,是被埋在地里的人,是寂静。与其说这首诗表现的是一次激烈的创造力爆发后出现的丰收,不如说是一次激烈的创造力爆发后出现的可怕的寂静(在很久后的今天,很多人才听到这爆发的巨大的轰鸣)与这寂静中诗人所面对的可怕的寂寥。黑夜是另一组意象的核心。在很古老的观念中,黑夜就是与死相关联的,而在诗中,海子更用"黑暗的谷仓"中"阎王的眼睛"强调这种内在的联系。而从整体意象上,与黑夜相对的,正是被黑夜遮盖的天空,这无疑与生相关联。黑夜是一种象征,被黑夜遮住的天空是一种象征,而在《黑夜的献诗》中,那一无所有的天空和一无所有的黑夜,为何给诗人以安慰,那正是诗人建立在这象征性意象基础之上的"天问": "……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 这是何其古老的疑问,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中国人民即在诗歌吟唱过这疑问--生亦何欢?死亦何悲?然而是什么给予了为生的海子以安慰,使他超越于生死之上,如此坦荡的歌唱: "走在路上 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冈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献诗》就是答案。 这是海子"临终的眼"。 希望采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