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2020-09-29 教育 71阅读
现代教师的责任似乎在不断增加,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处理不同种类的问题、应对各式各样的学生,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正常班级里都有一些“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学业不好,品行表现也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班级的一种隐患。教师应当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这些学生,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避免他们影响其他学生或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然而,现实的情形是,教师教育正常学生得心应手,面对这些学生往往措手不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素质及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影响、往往会分解成多种不同层次,出现这样的层次差别,除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起着作用;除了教育的外在环境,教育方式也参与影响;除了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我们教育目标: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进步,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研究问题学生的形成特点,表现形式,找出“病”因。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而在智能正常范围内形成的问题学生,往往是由于心理错位造成的。班主任应摸清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症状及形成原因,接着对症下“药”,用心来纠正他们的心理错位,用心来弥补他们的心理创伤。笔者对此有如下看法:一、真心关爱,呼唤自尊
教师要热爱学生,更要偏爱问题学生。这是转化他们的根本所在。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就是说,对问题学生要动之以情,产生极大的爱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因为他们往往受人歧视,遭人嫌弃。这就更需要教师用真情去感化他们,使他们冰冷的心在温暖的关怀中渐渐融化。当他在陈述某种事情或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教师要认真专注地听,并尊重他的观点,以便获得他的信任。时常找机会与他谈论他的兴趣和爱好。当他走进教室时,教师投以友善的目光,对他的言行举止做一些正面的评论,使他的一天有一个好的开端。这样,学生在教室里心情舒畅,觉得教师接受并支持他,他便会表现好。二、抓住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要尽可能地去赞扬每一个学生。当学生表现良好、行为得当或学习进步时,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表扬。由于在学校生活中有过频繁的挫折和失败经历,“问题学生”特别需要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肯定和赞扬,哪怕是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在他肩头上轻轻一拍。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在班级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教师更要给这些学生以更多的关注,一旦他们有好的表现,就要抓住契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真诚的赞赏与表扬。三、发动集体,规范行为 问题学生是集体的一员,是班级的一分子。他们的心理调适,集体言论非常重要。有集体言论,才有明白无误的是非标准;有集体言论,有正确的集体言论导向,对后进生不良行为才能形成压力,对其心理错位的纠正,另一方面,各人有各人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应选匙开锁,对症下药,对个性强的同学尤其需要对因下药,在充分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给以点拔调教,动情、晓理、导行,让学生觉得老师是真心诚意帮助他的,这样就容易拉近心理距离,收到效果。四、家校共管,学科并进只有加强家校联系,达成教育要求的一致,学生的好习惯才有保证养成。特别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问题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就更重要了。通过家访、写联系卡、打电话等形式与家长联系,告之家长孩子在校的点滴进步,或要求他们一起教育的内容。对于因学习基础差而形成的问题学生,就要联系各科教师,商量制定科学可行的辅导方案,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五、坚持不懈、反复教育病人治病需要疗程,问题学生的心理调试也一样。问题学生有动荡的心理特征,任何一个后进生,都会在反复中前进,在前进中反复,这也是后进生的转化规律。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只有反复地进行教育,才无愧于教育,无愧于社会。反复地教育,就是要求老师们对于后进生的进步不能自我陶醉,对于后进生的旧病复发不能灰心丧气。我们要更多的给予后进学生温暖的感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唤醒、激活他们心中潜藏着的对于美好生活与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他们前进的内在动力!
总之,后进生自尊心不泯,上进心犹存。只要班主任教师始终怀着爱心,抱有信心,付诸耐心,深入分析其心理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问题学生一定会转化成好学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