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哦
[西部农村调查论文系列一]*
地方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四川农村调查报告
李力行
我们小组一行五人,于6月29日到7月13日对四川A县、B县进行调查,主题是“地方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与政府职能部门座谈12次,走访9个乡镇,共与政府各部门干部八十余人、镇村干部三十余人、农民一百余人进行交谈;记录整理文字20多万,收集书面资料四十多种计30厘米厚,收集图片资料二百张,订阅地方报刊一份;进行汇报、教学各一次,与地方干部联欢两次,达成长期合作协议一项。
我们一方面通过座谈和阅读材料,了解当地经济状况及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际的观察、了解、交谈,掌握农村经济的第一手资料,并与乡村干部和农民交流以获得真实的农村情况,验证政府作用的实效。每天晚上,我们都花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整理当天所获信息,讨论热点问题,并指定专人总结,同时制订第二天工作计划。我们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干部和农民探讨,对政治体制与经济学理论进行实践的再认识。
从十四天的20份精心整理出的总结中,从数百万字的资料中,从宝贵的“农民负担预算表”中,我们发现了中国三农问题的15个体现。其实这些问题早已在每晚激烈讨论之后深深印入了我的头脑。研究政府部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实质上就是研究政府怎么样解决突出存在的三农问题,因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农民的利益。我们观察到的三农问题,反映出中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一些弊端,下面就以此为线索,对调研进行总结:
1、关于中央政策——农民增收的根本
2、关于财政体制——地方财政的建全
3、关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作用
4、关于地方干部——政府效率的提高
关于中央政策——农民增收的根本
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其共同利益是一致的。国家制订政策,考虑的是全国的发展战略和整体的利益,地方执行政策,目的是地方的发展和本地的利益。这两个目标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可是却难免有不协调的地方,甚至会因为中央政策不符合地方实情而产生消极后果。比如说B县在国庆50周年期间按政策给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引起了一家半事业半企业的林场的内部巨大矛盾,因为该林场只有一半人员能享受涨工资的待遇;而且,由于工资的刚性,县里的财政部负担一下子加重了不少,同时又引起了社会收入分化的进一步加剧,几乎出了乱子。中央考虑通过中央财政支出一部分钱,再由地方财政配合,涨工资,刺激消费,目的是好的,可是却不一定行得通。又比如退耕还林的政策,中央迟迟拿不出钱来实行,四川省只好由省财政挤出1.5亿元,搞一些试点。种上了树苗,农民没了收入,钱却迟迟拿不下来,今年就将有几十万农民没有钱过年。在不同的地区,对退耕还林的响应也不一样。A县外来投资多,坡地也值钱,没有人愿意搞退耕还林;B县穷,许多乡镇都积极争取资金,希望退掉低产出的坡地。各地实情不同,“25度以上坡地全退成林”这样的政策就不一定都行得通。况且,退耕还林即使符合生态利益,符合几代人的长远利益,就一定符合当代人的利益吗?山区的农民没了土地怎么活?资金不到位怎么办?以粮代账怎么实现?财政无力办到的事就应当慎重,有损于目前农民利益的事更值得深思!
中央政策的制订,不但要看到长远利益,更应该考虑行不行得通,是否有损于农民利益。农民是中国的大多数,也是相对的低收入,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在该放在子孙后代的利益之前的优失考虑。粮食政策是中央最紧的一个政策,也是受争议最多的一个政策。连年的丰收,已经让粮食部门彻底绝望,让农民丧失了大部分种粮的信心。农民是最符合追求利益最大化假设的理性人,他们会自动遵循“看不见的手”,按市场规律办事。过紧的粮食政策正是因为在地方的范围内违背了市场规律,所以遭到强烈的反对。A县a镇某村种粮的田,今年大小春累计每亩净亏2元,这还不计机会成本——劳动力价值,所以才有“高产穷村穷户”之说。在连续的改革之后,A、B县的粮食部门今年仍分别亏损一千万元和两千万元,陈化粮也有大量腐烂。干部戏称:“等着发国难财”;农民直言:“一粒米不种最赚。”实际上,中央政策可以更灵活一点,根据当年各地实情而调整,同时决策也该更科学化,因为农民是不认什么政治目的的,他们只认钱。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是农民谋生的最主要的手段。抛开工业化,城市化的农村发展方向不谈,农业发展的基本文章在土地。土地的所有权是国家的,在家庭联产权承包责任制之后经营权分到了各家各户;承包期相当长,第二轮承包期长达30年。20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让农民有了经营的积极性,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耕作。如今,农民的土地经营积极性已经用不着调动了,而农民也早已成为理性的利益追求者。在这种情况下,一家一户耕种、土地分散的弊端开始呈现出来。A县B镇某村的几位菜农说到,蔬菜种值的好坏与耕作管理关系密切,通常一个人只能管一处的最多两亩地,离的较远的两块地凭一个人精力不够管。所以尽管种菜比种粮每亩每年多收入2000~3000元,他们也只能选择较大的几块地种植蔬菜。而另一个养鸭农户更是道出了地太小建不了鸭场的苦衷。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有助于保持土地稳定,从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但却有碍于进一步的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许多地方对土地尝试实行了连片承包,发展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同时给农民补偿,并让他们在土地上打工挣钱。这种做法有利于地方引进投资,开发经济增长点,却也带来了农民丧失土地的担忧。在A县c镇某村,村里将几百亩山坡地租给了制药厂种丹参,据说可以有效的利用土质,增加就业,并发展当地药材粗加工业。我们暗访了几户农民,发现农民得到的土地使用补偿、工资很低,少于种田的收入。这个现象可能是连片承片中个别的现象,但却说明土地的使用一定要慎重,要考虑到大多数,甚至每一个农民的利益。
中央统一制订土地政策可能会不符合各地的最佳利用土地的方法,比如A县某条路两旁地价很高,却难以得到用地审批。无粮不稳,保持耕地,这是一种总量上的平衡。但从效益方向来讲,应该让地方有更大的权力决定土地的利用方式。
再看看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农民使用了国家的土地,应该交税;农业生产中享受了各种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应该交事业费,此外就不应该再承担别的什么负担了。目前,农民负担问题之所以显得很突出,主要是因为各地有各种收费加到了农民头上,相对于土地上微薄的收入来说,超过了农民的承受水平。从A县d镇农民负担预算表和b镇某村农民负担卡看出,A县d镇农民负担包括两税(农业税、特产税)41.6元,“三提八统”42.97元,各项事业费(植保、防渡、水费)26元,村自筹32元。这其中两税应该依法缴纳;村级集资是由村党支部会提议,村民大会决议通过的,目的是用于公共事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即使偏多也不能有太大争议。各项事业费为服务收费,其中大头是水费,在丘区尤其如此。由于农机局、水电局提供了堤灌服务,收费也是应该的。我们也碰到了一些单位巧立名目未服务而收费的,或是数额不多,或是遭到抵制,总之问题不大。过重的负担容易出现在“三提人统”以及预算表、负担卡之外的强行征收项目上。探求这些乱收费的根源,一是各级政府机构的摊派,二是乡镇编制外工作人员的工资。它们都与制度不合理有关。比如,A县一个乡镇年均报刊杂志费有20多万,全是各部门逐级摊派下来的订阅任务,最终被加到了农民头上。又如,e镇这两年为了搞达标,在教育、交通等方面斥资百万余元,也全部来自农民。订报、达标,这些活动根子在中央。另外,乡镇机构人员太多,也是农民负担重的原因。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呢?调查发现,民办教师人数很多,工资不能拖欠,由“八统”中的教育费附加来筹集。乡镇财政所也有不少人,秋收催粮催款时还要临时加派许多人,组成征收小分队前往各村收粮收钱。本应由农民自己缴纳的,改由工作人员下乡收取,人员当然要膨胀了。为什么要下乡收?因为农民不愿交钱。农民为什么不愿交钱?因为负担重。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凭空增加了许多成本,最终被摊到农民头上,同时还出现了乡镇负债严重的问题。所以,减轻农民负担重在规范制度,比如让地方拥有更大的权力,让农村义务教育和民兵训练成为中央财政的支出,让缴纳税费成为农民自觉做的事,等等。
上述的种种三农问题都说明,中央在必要的集权之外,需要给地方政府以更多的决定空间。制策的制订,必须以现实的几亿农民的经济利益为基础。农民增收的根本,在于从土地上产出最大的效益,而同时付出的成本和费用最少。因此,放权给地方政府,以当地情况制定合理制度是农民增收的保障。
关于财政体制——地方财政的健全
A县是四川的财政强县,99年的财政收入5.63亿元,其来源与去向我们一直没有搞清,从人代会上财政报告里没有看明白,从财政局干部嘴里也没有问明白。听说至今实行的是“90体制”与分税制的双轨运行,有51%归中央,49%归地方的老法则,也采用着25%归中央,剩下之中65%归地方的分税制。有预算内的,也有预算外的;哪些该上交,哪些该自留,可谓各目繁多。总之是约有70%为地方可用财力。其中仅教师工资支出就接近1亿,政府决定弥补农村合作基金会亏空又用了8千万,各种部门的工资支出又占据了剩余部分的大多数,农业支出有1988万。实际上,县级财政采用的主要是盯住大户收税,先保吃饭钱,再去应付农业、教育法规的规定支出,然后再分给各种建设项目的做法。县里很不满于上缴大量的财政收入,认为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资金还远不够。领导反复强调收入不能被吃饭财政分光吃光,却又无奈于大量的人员编制。B县则人口多,财政收入少,没有力量进行大的作为,县里也基本上没有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资只能勉强维持。而由于B县产天然气,所以财政收入每年还有净上缴。从简单的描述就能看出县级财政制度的现状:没有规范的收支制度,收入少就维持基本的吃饭钱,保持稳定;收入多就拼命留在县里,修公路搞建设。总之,目前的地方财政还没有形成一种规范,财政的作用效果也就没有保证。
不光地方财政,中央财政体制也有不合理的体现。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应提高,中央财政的比例也需增大。地方哭穷,中央也叫苦,那么财政收入究竟用来干什么了?从地方的现点,尤其是农民的角度看,财政支出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有这样的疑问:“50年大庆花了几千亿,三峡工程花了一两千亿,到底值不值?”如果能把这些巨额支出分散投向农业和小型水利设施,其受益面会多广?
四川在进行农村费税改革时,选择了财政状况不同的三个县进行试点,A是其中财政状况好的县。我们调查期间,财政和税务部门正在制订试行方案,具体措施还不是很清楚,但有几项基本内容是肯定的,那就是取消屠宰税,取消三提八统,只对粮食征收11%的农业税及部分农业税附加。这样一来,地方的财政收入将受到大幅削减。随后产生的问题我将另文专论。
中央专项财政资金时拨付,历来存在效率不高,挪用严重的情况。我们调查发现,在吃饭财政严重的地方,根本无力拿出资金对中央财政拨款进行现配套,所以综合农业开发资金没有能起到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的作用。A县由于财政状况好,被安排了许多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了不少配套资金,建立了几个示范区,其他大部分县根本就无钱配套,也就失去了项目机会。关于各种专项资金挪用的问题,A县一位农业科研工作者道出了原因。他以前的科研项目所申请的项目资金大多被省里相关单位给挪用了,而用科研报告去搪塞,应付上面的检查。总之,在到处缺钱发工资的情况下,没有封闭、直接的资金运行机制,挪用是在所难免。
关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作用
从农业需要资金支持,而金融机构却不愿向农业投入资金的矛盾可以看出,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的问题,给农业的发展造成了障碍。寻求一种有效的金融创新,拓展农村金融市场是我们认为丞待解决的问题。
农民搞生产,乡企进行发展都需要资金支持。前些年就出现了供销社股金会、农村合作基金会等金融机构,满足农用资金的融通需求。我们在这里不谈股金会、基金会的操作出现的问题,只是想借此谈谈金融制度。农民是经济学上最符合理性人假设的个体,他们在经济生活中为了制度最大化会精打细算,也会改革创新。农村合作基金会最早就是在四川由农民自发开创的一种金融创新。A县的基金会在清算合并以前达到了6.7亿元的融资规模,成为农民普遍使用的金融工具,也为农业发展注入了血液。农民能够自发进行金融创新,就反映了农村对金融工具的需求。我们在调查中,普遍发现农民企业融资难,农民大笔贷款难。尽管农村信用社为农民农业耕种提供了小型资金周转渠道,却无法满足潜在的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实际上,农业项目、农民企业的收益并不低,前景也很好,可是却没有相应的金融制度配合,不能像城市企业那样容易得到贷款。A县b镇水禽联合社是一个农民办的企业,已经发展到了千万元规模,可是却因为无法融资而不能进行肉鸭的后期加工,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化经营。该企业放差很不错,老板也很有企业家风范,可就是不能贷到款。
我们在与各商业银行行长座谈的时候,发现他们都很有底气,口气也挺硬。是啊,捧着金融政策的宝典,只给大规模的企业、有抵押的企业贷款,担较少的风险,能收利息,当然有底气了。一们行长得意的说:“乡镇企业存在的基础有问题,将会很快成为历史。我早就知道××几家企业是农民企业,观念没有变,想白拿国家的钱,所以没有贷过款给他们。你们看,这几家企业都快不行了。而我贷的那些大企业,像某某公司,都很有实力,不怕不还”。农村信用社的主任底气就差了,A县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数量虽居各行之首,却因贷款户分散,有较大的坏帐风险。而另一位供销社干部则愁容满面的说:“我自己入了股金会不少的股份,现在一分钱也取不出来,工资也几个月没有发,日子不好过,每天还要应付大量取款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种强烈的反差,既表明了农村金融的风险较大,却也解释了为什么农民难贷款。
农民需要钱,收益也不错,却信誉度不高,这是为什么?这里面存在的金融创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值得去探讨。或许,股金会、基金会方向都是对的,只是管理出了问题,要真是这样就不应给让它夭折,而应该在管理上做文章。农村金融市场将是一项很有潜力的开发的肥沃地。
关于地方干部——政府效率的提高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接触了许多的地方干部,倾听了他们的心声,理解了他们的苦衷,也观察到了他们的缺点,这里就地方干部素质和地方政府效率问题谈一些看法。
在北京,经常从报上看见有人评论地方干部素质低下,腐败严重,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公务员仅仅是官僚制度下的运行者,他们的行为好坏反映的是制度的优劣,大城市和小地方的公务员在本质上不会有什么差异。与大城市公务员相比,地方干部(确切的说,是县级及以下的公务员)工作较辛苦,福利待遇较低,子女上学就业条件较差,这种机制上的不平等造成了地方干部心理的巨大反差。城市的公务员动不动就是处级的,地方干部要升到处级却好比登天。于是,握着实权的地方干部,在羡慕城市官场的同时,只好用相对较不合理的方式维持自己的利益。可以说,城市公务员从合法行为掩盖下的不合理制度中得到了好处,而地方干部的腐败则多是违法行为,所以引起人们的颇多指责。而且,富裕起来的地方的干部也在正学着城市公务员以谋求好的待遇。我们接触到地方干部,就利用职务之便,享受了一些福利、好处,比如公费私车、高档住房、高额报销等。所以,进行廉政建设必须从上而下,以领导的表率作用开创正直的风气,自中央到地方,根除人们头脑中的不正之风,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最难的在开头。
地方政府机构常常被认为人员宠杂,效率不高。我们所去的八、九个乡镇,一般有一百多号人,分别属于几十个办公室,从我们拍摄的乡镇组织机构图的照片可以看到,中央有什么部委,县里就有什么单位,到乡镇就有什么办公室,乡镇工作人员常常身兼数职,什么事要人就干什么事,全年都忙忙碌碌的。表面上看,人员挺多,可是从书记镇长到普通办事员,都有做不完的事。双流d、a等几个镇的镇长、书记据说两年没有过休息日。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人员复杂呢?有一位书记说的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中央、省、县的每一个政府机构都要将自己的工作传达到乡镇,乡镇为了应付,对工作多的设立一些办公室办事,对临时的下派工作只好由乡镇长、书记带头,抽调人员完成。这样的组织制度,让乡镇疲于为几十个部门干事,自然效率不高了。每年催收农民税费的时候正是乡镇工作最多的时候,全部人员都要加入工作队,下乡催缴粮款,既浪费人力,又引起民怨。乡镇干部说:“农民交粮款不积极,不上门催缴,就完不成任务,也就没钱发工资。”只有规范了农村税费征收制度,让农民把交粮款作为一种义务而成为习惯之后,才可能大幅减少乡镇工作量。实话实说,当乡镇长要面对的是大量的农民,比城市公务员累多了。
地方干部文化素质低是必须承认的,这来源于地方与城市条件的不平等。不减弱城乡差别,放松人口流动管制,从制度上消除城市的优越性,就不太可能将大量人才引进到地方,引进到农村。目前来说,只有从上到下削减机构才能提高政府效率,减轻农民负担。
以上的四方面问题,是对调研中感受最深的地方的总结。地方政府在现有的体制之下,需要做的,就是在各项政府职能前加上“切实加强”四个字。其作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我们所希望表达的,则是在制度上需要改革。农民已经成为了自觉遵循市场规律的个体,他们在辛劳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然后市场不是万能的,尤其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民过多,在中国特殊的环境——二三产业发展弱、土地缺乏之下,应该从中央开始,创造有利于农民追求利益的制度;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权力,按实际情况确定地方发展。这就是我们认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