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
康熙在位的时候,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帝对国家的控制,(当然康熙期间也有很多维护国家统一的事,比如除鳌拜,台湾回归,平定三藩之乱等,但这些的结果都是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的加强,变成国家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国家的发展完全依靠皇帝的喜欢、品德。
中央集权的加强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极端体现:
1、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2、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你可以想象一下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3、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的进步。)
所以 在康熙的时候,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但康熙在位的时候,是一位比较圣明的君主,为后代皇帝树立了榜样,这样,后代的皇帝有样学样,也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这样就会使得清朝越来越封建化,与欧美的差距越来越大。
康熙死的时候,留下遗言:清官多了,会使得各项措施都很难施行。这样的遗言也对后世的贪官污吏的出现产生了影响。(直接影响了乾隆对和珅的包容。)
综上所述,虽然康熙的功劳很大,但是中国的社会已经开始出现了由顶峰转向低潮,而且社会出现了许多难以根治的恶疾。
你说的烂摊子基本上就是这样。
乾隆:
单纯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出发,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便是在乾隆时期。
乾隆进一步掌握了雍正帝设立的军机处,至于什么是军机处,你可以百度一下。军机处说白了就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一个有名无实的机构,(和珅便是军机处五大臣之一)
军机处的设立是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
(国家的军权在最后也归皇帝所有。明朝已经废除了丞相,权分六部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换句话说,在明朝的时候,皇帝便直接掌握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利。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小事务都是由丞相诸葛亮处理的。)
在所有权力归到乾隆手中的时候,乾隆还在施行严酷的文字狱,进一步封锁文人的思想,导致清朝文人开口不谈国事,国人无不封闭。
乾隆时期,外国使臣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赏新式的火器表演,对于还在使用落后火器的清朝福康安视而不见,居然回答没什么好看的。所以闭关锁国是至上而下的。
乾隆末年,乾隆已经完全沉醉在大权在握的虚荣里,国力下降的时候,不知道处理,只知道享受(如为太后大办寿宴,完全超出了清朝国库的承受能力。),进一步亏空了清朝的国库。再加上贪官污吏的横行,乾隆的默许态度,清朝的状况是一日不如一日。(嘉庆时期多亏了和珅的倒台,才缓和了一段时间。)
你说的乾隆败家基本就是这样。
雍正:
雍正在位的时候,在税制上推动“摊丁入亩”,“废除贱籍”,“火耗归公”等制度,这些制度都是有利于增加国库的改革,清朝的人口在这个时候剧增。
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在位期间每年唯有自己生日当天才会休息一天,其余每天都挑烛工作至凌晨一两点。他一生中在大臣的奏折中总共批阅超过千万字。
雍正最大的功劳在我看来,便是整饬吏治。
雍正期间,仅在湖南,州县官65人在一年之内就革除了30多人,个别省革除十分之九。清除败类对纯洁官吏队伍自然有很大作用。
这样,一方面吏治清明,有利于财力的增加,另一方面,贪官的倒台,也充实了国库。
雍正元年起到九年,雍正帝雷厉风行地进行了一场钱粮大清查。规定凡是亏空,三年补齐。清查使财政好转,一年后就有了赢余,雍正末年存银增至6000余万两,同时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
所以 你说的雍正时期是大清国库最充盈的时候基本就是这样。
雍正的功绩:
1、摊丁入亩:税务制度的改革。
2、耗羡归公: 一种附加税,增加了财政收入,又有助于廉政。
3、改土归流: 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改革。使得各民族之间进一步融合
4、废除贱籍: 就是削除贱民(奴仆、娼优等)籍,提高了人民的地位。
5、秘密立储 :鉴于康熙帝在预立太子问题上的失败,雍正帝于元年八月宣布密建储位法——将他的继承人弘历的名字写好,雍正御笔《夏日泛舟诗》轴放匣中,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驾崩后从匣中取出宣读。又以密旨藏于内府,以备核对。这个方法,避免了皇子争权而引起的激烈斗争。后世几代都效法他。
6、设立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