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为应付过关
社会体育为了自卫打架
竞技体育为了比赛挣钱
以往在认识和处理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二者的关系上,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把二者看成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事物,不主张学校体育引进竞技体育。这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而竞技体育则是搞训练,为竞赛、夺冠军、拿奖牌,使少数竞技精英从事的运动,所以不宜把竞技体育运动引入学校体育中来。第二种倾向是认为学校体育要尽量多地采用竞技体育运动技术,甚至认为学校体育改革要以竞技运动为导向,把学校搞成竞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进而再把竞技体育运动导入学校体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不折不扣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身在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使体育课变成了专项运动训练课。其实,以上两种观点都带有偏激。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呢?
首先,要正确看待竞技体育的积极作用。竞技体育是一种记录人类创造潜能的运动文化,每项新的运动成绩、新的记录,都标着指人类在运动能力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竞技体育是一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规范的文化,竞技体育中树立的公平(俞敏洪不单单关注英语,他是上升到了教育层面。他已经能够透过身边发生的每件事,来说出它的教育价值与意义,例如北京奥运会)、公正、民主、协作、团结、友谊(师生之情)、谦虚、诚实(邓亚萍的教练并没有因为她撒了谎,就当面批评她,而是跟她讲道理:赢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赢得对方和观众的心)等道德观念,使社会不可缺少的规范文化,对青少年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的成长都具有教育意义;竞技体育是一种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它可以净化人的社会情感,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陶冶社会心理;竞技体育运动是一种观念文化,它所负载的价值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叶问);竞技体育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可见,竞技体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应该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
其次,要根据学校体育的实际需要引进和选择竞技体育的内容手段,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改革。学校要不要搞竞技体育运动?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得解决认识上的误区。
我国过去常常把竞技体育运动节食成为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在体格、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比赛”。这种解释就难免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即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提到竞技体育,就认为是高水平的争冠军、拿金牌的竞技比赛。其实不然,竞技运动不只是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如果我们把竞技体育运动之规定为高水平的竞技运动,那么社会体育中的“大众竞技运动”和“学校中的竞技运动”等,也就势必会失去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空间。而实际生活中大众性、学校性、业余型的竞赛是大量存在的并受群众欢迎的。
竞技运动具有多层次的特征,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活动层次的竞技运动,既不能将其全盘地吸进学校体育里来,也不能全部抵制于校门之外。对那些高水平的、以争夺金牌为目的的金牌运动,特别是商业性极高的和运动技术水平很高的竞技运动,不适合在我国目前学校体育里开展。而面对多数人可参加的普通的竞技运动,则应该在大中小学校里广泛得到开展。
实践证明,普及性、群众性竞技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把先进的竞技体育运动文化作为学校体育的内容,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学生水平不平衡,怎样才能唤起兴趣?2)以部分竞技体育运动手段为主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健康。3)通过体育教学掌握各种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体育文化素质,并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学生掌握了某些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甚至有一技之长,就可以一次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在活动中与周围的人们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加速学生走出校门后的社会化进程。4)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不仅巩固了体育课所学习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和陶冶情操。由此可见,现代学校不能缺少竞技体育运动,竞技体育运动也只有在学校体育中普及开展,才能发挥其本身的文化功能,才能通过广大青少年向社会传播,扩大其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