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失败,命丧五丈原,接替他的姜维又是如何应对北伐?

2020-10-11 综合 166阅读

  诸葛亮死后,其实蜀国的大势已去,靠着诸葛亮留下的老本,以及魏国内部政变才让这口气没那么快咽下去。姜维秉承着继承先主、武侯的遗志,在合力北伐和独自主持北伐两种状态下前前后后进行了十一次北伐,其中有胜有负,但是胜多负少,可以看出姜维的确在军事上有一定的才能。

  下面咱们详细介绍一下姜维掌握蜀国军政大权后的蜀国的内部关系和北伐经历。姜维作为魏国的弃将,在三国后期代表蜀国多次与魏军名将邓艾、陈泰、郭淮交手,由于蜀中很多大臣反对姜维北伐,加上诸葛亮死后,益州本土官员在往日的打压下逐渐抬头,蜀国内部主张投降偏安的人远远大于主张北伐的人。

    刘禅虽然礼贤下士但是不通是非分明之理,宦官黄皓干涉朝权,姜维想要除掉他,奈何黄浩深得刘禅喜爱,姜维害怕黄皓报复他,于是在沓中屯田避祸,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蜀国之中得刘禅信任的是主和派,也能从侧面看出姜维北伐时内部也是有一定阻力的,本来就国小兵弱,再加上举国将臣各怀鬼胎,无法上下一心,可以体会到姜维在政治泥潭的举步维艰。

   不过虽然有各种不利因素加身,姜维对北伐的执念甚至更甚诸葛亮,费祎、姜维共理军政时就数次北伐,多次出兵西入羌中,导致雍州和凉州的羌胡均弃魏投蜀,魏国雍州刺史郭淮同魏将夏侯霸竭力阻止,奈何兵败于姜维,无力阻止叛军投奔蜀国。

     后来司马懿政变,姜维认为时机良好企图控制整个陇西,想要大举兵伐,费祎屡屡限制,只肯给他一万兵马,费祎认为羌胡善变不可信,蜀国最大的威胁是魏国,而不是附庸在魏国脚下的少数民族,如此大动干戈依靠不可靠的人策应,怕给魏国可乘之机。

    公元253年,费祎遇刺身亡,无人可以节制姜维,姜维正式开始主持北伐,这已经是姜维第六次挥师北上了,当年夏天就领兵围攻南安,魏军陈泰前来救援,姜维因为军粮供给不足而退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姜维做的并没有诸葛亮好,北伐准备做的一点也不充足,粮草后勤太过于紧张,根本无法支持他长期作战,当然了也可能是因为姜维没有往日诸葛亮那样的权力,无法自由调配国内资源。

    公元254年,姜维决定出军陇西,魏官李简举城而降,姜维势不可挡,围剿襄武,击溃魏将徐质,斩首示众,魏军大乱,姜维先后攻破河间、河关等地,将各个县城的人民全部迁到蜀国的治理下。这也是蜀国自北伐以来少有的辉煌的战绩。公元255年,姜维再次北伐,大破雍州刺史王经,魏军死伤数万,后来魏将陈泰前来解围,姜维退军驻扎钟题,但是还是老毛病,后勤得不到保障,对峙不久就草草收兵,没有扩大战果。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