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到了,好看的国产儿童电影去哪儿了

2020-05-28 娱乐 273阅读
“六一”儿童节将至,带孩子看电影庆祝节日是不少家长选择之一。数据显示,2012-2016年,中国儿童电影票房收入逐年增加。但近期多部国产动画系列电影却频频被诟病:内容幼稚、粗糙且同质化,歌颂真善美的作品不足、想象力不足、放眼世界不足。不少观众表示无奈,为何适合孩子看的电影越来越少,好看的中国儿童电影都去哪了?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电影陪伴无数中国人度过童年。改革开放之初,以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为标杆,每年每个国营电影制片厂都要生产至少一部儿童电影。儿童电影制片厂每年要生产5部不同类型的儿童电影。那个时期涌现出《泉水叮咚》《霹雳贝贝》《红衣少女》等不少经典佳作。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市场化冲击,“不赚钱”的儿童电影逐渐没落。据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统计,近10年来,儿童电影生产数量并不少,一直占国产影片10%左右。目前每年生产国产儿童电影超过60部。但业内人士指出,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屈指可数。
[原因分析]原因何在?
①中国儿童电影商业孵化还不成熟。没有票房市场,就没有高额投资,相关研发就没有保障,专业化水平低,缺少营销和宣传,让儿童电影很难引起市场的关注,进入恶性循环。
②创作观念滞后于儿童成长。儿童电影概念还较模糊,既包括面向儿童观众的类型电影,也包括回忆童年的艺术电影,后者未必适合儿童观看。很多国产‘合家欢电影’主要从市场考虑追求票房,没有从儿童本身出发。此外,赤裸裸的说教式电影,一个大人都不喜欢看的电影,也无法让孩子在电影院戴上1个来小时。
③儿童观影渠道狭窄。因儿童没有购买力,基本靠家长周末带孩子去影院,需要政策引导和扶持。”
早在2004年,全国妇联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少年儿童电影工作的通知》,强调“在题材、资金、队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每年重点扶持创作20部少年儿童题材故事影片和两部动画影片。据报道,目前每年约有30多部儿童片、动画片得到总计约2000万元政府资助。
[背景分析]大量新城市家庭的诞生、中国新时代的建设发展、已有很多题材与手法的参考借鉴、创作队伍迅速成长等,都使我们的儿童电影创作有很好的时代背景、很强的创作实力,且更多创作都能够面对广阔的市场。
[对策建议]要做好儿童电影这块“蛋糕”,建议:
①政策应向电影出口渠道更多倾斜,比如成立针对中小学生的院线,或通过补贴以极低价格卖给孩子电影票,让孩子们有更多渠道看到好电影,才能形成优质产
②改变创作思路,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和特殊的心里结构及思维水平。摆脱低幼、浅薄的创作模式,接近市场,倡导积极向上,幽默感人的创作风格,制作出优秀的老少咸宜的好作品。
③学校定期组织孩子们进影院,针对不同年龄孩子放映不同电影,组织跟电影主题相关教育活动,票价也相应降低。让更多孩子走进影院,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产业链。
④呼吁建立儿童电影分级制。儿童还未形成成熟的是非辨别能力,在当前视听环境下建立儿童电影分级制度非常必要,可为家长和孩子提供观影指导意见。
社会需要儿童电影去讲述人类文明,让下一代能把文明传承下去,“儿童电影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