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故事讲的是:愚公家的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一座是王屋,愚公一家出入很不方便。一天晚上,愚公把家人招集起来,商量挖山的事情,大家都同意愚公的想法。第二天一大早,愚公带者家人开始挖山。有位叫智叟的老人走上前问愚公:“老愚公呀,你也太糊涂了,这么大一把年纪了,你还有多少力气呀?拿人的肉体跟坚固的土石较量,那岂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愚公听了智叟的话,叹了口气说:“我虽然死了,我的儿子还活着,儿子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无穷尽。大山却不会增高,难道还怕铲不平吗?"智叟被问住了,答不上一句话。
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愚公虽然是个老者,但是却很有恒心和毅力,不怕困难。但是我在学习中,却很懒散,不刻苦,怕困难。我应该向愚公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做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好学生。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主动挖山”的精神。在我们的面前,还有很多的“山”。比如落后的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和工作较艰苦的行业,都需要有人去“挖”。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主动做当代“愚公”:他们也知道大城市里经济待遇高,生活条件好,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基层,奔向西部,奔向艰苦的地方。因为他们明白,“搬家”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却改变不了艰苦地区的落后面貌。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许可以把挖山的重任交给领导,推给集体,留给后人。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有这样做,他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并在统一了家人思想之后,马上付诸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永远搬石头。在挖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吃饭问题、穿衣问题、工具问题、伤病问题、有人说闲话的问题、做了惊天动地的好事却没有得到奖励的问题等等。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才会为伟大的事业奋斗终身。事业的成功与实干密不可分。我们今天学习《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可能有点长。我不知道你的具体要求有什么。或者要写出哪种水平的读后感。嘿嘿,如有疑问欢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