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2022-08-14 教育 104阅读
  一、明确职责、正确定位自己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确实身兼数职:电脑维修、机房管理、网站建设、文印工作、财务报表学籍管理等,只要与电脑沾得上边的事,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都有份。这些好象与我们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没有关系,但为什么我们又在做呢?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地位?由于信息技学不列为考试范围,虽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个学校都有所谓的主、副学科之分。无论是学校领导、主科教师,还是学生及家长从心里都不会十分重视副科的教学和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他们要的是分数、要的是学生考入重点学校。其实,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也不难发现,除了信息技术学科以外,音乐、体育和美术同样是副科,这些老师的地位如何?据我了解,他们的地位也比信息技术教师高,这又是为什么?其原因很简单,高考有艺术、体育专业报考,但没有信息技术这个专业。这种情况下,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怎么去看待问题,在工作教学中怎样正确地给自己定位。
  (1)先要上好每节课。
  信息技术教师首先是教师,教师的根基在课堂上,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先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传授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本身意味着严谨性和规律,因而容不得教师丝毫懈怠和疏忽,备课、上课都要严肃认真。许多学科教师反映学生很喜欢信息技术课,大部分原因或许源于网络或游戏的吸引。这时信息技术教师能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认真备课前提下精心组织课堂,这节课离成功也不远了。教师的课上得精彩,学生在你的课堂有收获,也得到学生认可,那么这种信息反馈给学校和家长,通过良性循环,所有人不仅尊重你更认可信息技术课的价值。我们是否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只有我们认真对待这门课,认真上好每节课,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待遇。
  (2) 明确教师职责和理想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是把从事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是衡量自身价值的尺度,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树立教育事业心、有教育责任感,不能认为自己是“副课”教师,随便应付,我们传达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学生身心方面都要给以关心爱护。信息技术课堂有其特殊性,在机房上课比较轻松,教师需要传达的思想及认识学生不一定能领悟到,偶尔在教室安排一节课,变换一种环境和交流方法,效果比较好。为了责任和理想,我们要勤于思考,淡泊名利,以平常心态踏实工作。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不仅收获了人才,还收获真挚的师生感情。
  (3) 多出教学成果
  虽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各个学校都存在主、副学科之分。信息技术属于副课之列,同样命运的音乐、美术、体育,这些教师他们地位怎样?在为他们担忧时,我们发现许多学校音乐、美术或体育教师辅导的特长生竞赛或高考,成绩是硕果累累。这些教师怎能没地位!地位是自己争取不是别人给的。信息技术的方面的竞赛不少,只要精心组织、辅导,会取得一定成果,这也是体现价值之所在,提升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一旦有了教学成果别人就另眼相看,也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有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二、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
  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势在必行。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从以下几点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学科间的相互综合已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因此,为了适应发展的要求,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合贯通,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科技的迅速发展,要求每个劳动者在知识、技能方面都要有一个较大的突破,所以教师在具有宽广深厚的专业知识下还应提高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它们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并在活动中展示出来。教学技巧可以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实施教学的能力。通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更新知识和创新的能力的综合能提升实施教学的能力。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教师可以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一套教学经验,再主动和同事交流心得,不断学习、完善,来提升自身能力。
  (2)掌握新课程理念。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而是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和素养。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更新快,如果学生的知识、技能完全依赖教师的教导,那只能被时代淘汰,所以要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如果缺乏教育理论和教学教法的教学过程,虽然技术过硬,但教学效果却不一定好。
  (3)要有自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内容浩瀚无边、更新快,不断出现的各种应用软件铺天盖地,网络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网络产生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无限地提升。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要不断地自学,给自己充电。通过网络、报刊等手段,学习普通文化知识将其内化为个人文化素养,学习所教学科知识来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学习教育学科知识去理解“如何教”,将三者结合通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生、家长、社会的需要,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我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教师“我教你学”、“我讲你听”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失衡的。学生在这种情形中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创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育活动中,师生是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关心、合作的关系,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意见等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这样能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确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2)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精心准备每节课是培养兴趣的前提,所以首先教师要有认真的态度。组织好课堂,让整堂课有序而不死板,学生活泼而不混乱,先使学生信服教师,再培养对学科的兴趣。针对具体的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所,确定一个非常精彩的教学主题可以引起学生兴趣;铺垫良好的教学氛围,善于合理利用教学软件,这是上出一节好课的基础;针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采用科学、恰当、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巧用学与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多听课、参加研讨。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告诉我们借鉴是提升自己的手段。信息技术学科新,年青教师多,经验少,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听同行的课、常研讨是必不可少的捷径。这样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使自己能更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利于激发了教师的兴趣和热情,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听课过程中,注意听课、观察教师和学生,教师上课是门艺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有的教师幽默风趣,课堂氛围轻松快乐;有的教师激情澎湃,学生的情绪高涨。他们坚实的基本功、教学技巧和方法,都在提醒我们需要学习改进。
  信息技术教师踏实地工作,用理想和信念装备自己,由消极等待转为主动出击,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创新,在教学上、在信息技术的科研上做出真正的成果,使学校、家长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存在的价值,彻底扭转现状。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