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七团始建于1958年4月,是由乌尔禾垦区、和什托洛盖煤矿、阿吾斯奇牧场和奎屯泉沟垦区四片分隔的区域组成,是农七师惟一的边境团场。团部驻克拉玛依乌尔禾区。
乌尔禾荒原
乌尔禾地处准噶尔盆地西缘,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不到十公里,是一块绿色盆地。白杨河水由西向东,沿盆地穿流而过。
乌尔禾是蒙古语“套子”的音译。1914年杨增新所著,《补过斋文牍、呈请予绥来北境增设沙湾县治文》称乌鲁木河,乌尔河即由乌鲁木河演变而来。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所藏的解放前出版的地图记录,在乌尔禾的相关位置上,大都标注为 乌鲁木河。只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版的《旧看新疆舆图》,在乌尔禾的相关位置标注纳木河。宣统元年(1909年)出版的《新疆全省舆图》中,标为乌纳木河即达尔达木河。乌尔禾汉语地名的演变应试:纳木河~乌纳木河~乌鲁木河~乌尔禾。至于为什么要用捕获野生动物的工具来命名,在乌尔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春天,那时侯,乌尔禾还没有人定居,刚从伏尔加河流域迁回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牧民都在和博克萨里(现和博克赛尔)一带放牧,由和布克赛尔亲王府管辖。
草原发生了一场大灾难,干旱、瘟疫接踵而至,人畜大批死亡,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和布克赛尔亲王命令寺庙喇嘛及占卜者寻求解决办法。喇嘛翻经文、占卜者观星象,在求神打卦后回禀王爷说,瘟疫流行的原因是“瘟神”作祟,大旱是天降人灾。解决的办法是必须用活人驱邪祭天,找一个人来让“瘟神”附在他身上,祭祀天神,然后把他驱赶出大草原,送到远远的地方,才能消除灾祸,拯救完万民,保一方平安。但是决不能将此人杀死 ,否则天神震怒,再降灾殃,后果不堪设想。
亲王听后,觉得言之有理,立即下令用活人驱邪消灾。王府差役就四处寻找“驱邪”对象。终于在街上找到一名叫吉日地的乞丐。此人上无父母,下无妻儿,旁无近亲,是最为合适得人选。
确定“带邪人”后,就先让“带邪人”吃饱喝足,穿上新衣服。然后选好吉日,喇嘛集合附近蒙古部众再寺前广场,把吉日地绑在寺的柱子上,举行盛大的送瘟神和祭天神法令。一时香烟缭绕,梵呗喧天,喇嘛念咒做法,把“瘟神”与灾难都附在吉日地身上,又念诵“驱邪魔经”,法令就成,功德圆满。立即把瘟神驱赶出去,送到远 远的地方。
亲王府按照喇嘛的嘱咐,早已备好了两峰骆驼,上面有为“带邪人”备好的食物、四季服饰、小刀和生活必需品。王府差役把吉日地绑在一峰骆驼上,然后由两名武士押送到夏子街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仍掉。武士在返回王府时告诫吉日地:只许往前走,不准往回走,如果胆敢返回和博克萨里,则格杀勿论。说完武士回王府复命。说来也怪,从此以后草原上瘟疫不再流行,人出平安,风调雨顺。
再说吉日地,他在戈壁滩搭了蒙古包住了下来,过了几天。带来的事物和水都用光了,面临死亡,他下了决心,与其坐着等死不如走着死,就向前走去,寻找事物和水源。走着走着,他来到一个风光秀丽得地方,这里水面宽广、湖泊清澈见底。湖边长满了梧桐和胡杨树,并有无数野猪、野兔和黄羊在树林里自由游荡,草丛深处,不时飞起成群的野鸡。吉日地从林中拔了些野麻挽成套子(蒙古语读作乌尔禾),他套了些野味,打了些水,带回夏子街住地慢慢享用。
吉日地本想在这美丽富饶的地方长住下来,但“王命难违”。因那时侯,王府和喇嘛对一般民众控制很严。他想,王爷派人把自己押送到这里,自己就应当在这住下去,不能随便搬家。就这样,吉日地一年四季,他吃完了套来的野味,喝完了带回的水,就跑步取下套子,然后再跑回夏子街原住地。天长日久,他连出了快步如飞的本领,只要一天时间,就能跑到下套子的地方,背回猎物和水过日子。
过了些日子,草原上的猎人偶尔来到夏子街,无意中看见吉日地,猎人惊奇吉日地还活着,更惊异他蒙古包里居然会有那么多的野味。吉日地带领猎人去他下套子的地方,他在前面跑,猎人仍骑马在后面紧跟,吉日地跑得跟马一样快,猎人们都把吉日地称为“飞毛腿吉日地”,他下套子的地方,叫做“吉日地的乌尔禾”。后来王父知道了这件事,就下令说“吉日地是带邪人,瘟神的替身,那地方不允许用这不吉利的名字,就叫乌尔禾好了。”从此,这地名就叫开了,一直延续至今。
1958年以前,乌尔禾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管辖。1959年6月,根据国务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将乌尔禾地区移交克拉玛依市管辖的指示,乌尔禾地区归属克拉玛依市管辖。
未开发的乌尔禾满目荒凉,到处是一片片的梧桐林、芦苇、红柳、芨芨草和连成片的骆驼刺、铃铛刺相互缠绕在一起,举步艰难。盐碱化的土地表面白茫茫的。沿山麓是波浪起伏的山包、沙丘,底洼处有无数块沼泽地及干沟。走兽之类有黄羊、野猪、野兔、狐狸等。飞禽之类有野鸭、野鸡、天鹅等。蚊虫、小咬特别多,夏季蚊虫可成把抓,人们行走要带上纱布、面纱防蚊虫。在人们中流传着“戈壁沙滩大土包,狂风呼啸石子跑,红柳梧桐苇子草,黄羊野兔四处跑,黄鸭大雁海鸟叫,蚊虫叮人受不了”的谚语。仅有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总人口近千人。居住单位有:克拉玛依石油管理局由王照明领导的钻井大队,建有仓库和商店。交通站、邮电所、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驻乌尔禾办事处、乡政府、农业合作社,有8家社员分别驻景陵山、艾力克湖岸和白杨河地区,还有几家民族牧民放羊,冬季进来,夏季搬走。兵团单位有:兵团水利工程处部分干部职工200余人,劳改人员300余人,驻乌尔禾大桥下沿。
开荒建场
1958年,农七师为了发展农垦事业,决定开发乌尔禾。4月1日,原农七师二十团副团长王茂洁奉召到师部,接受乌尔禾建场任务。4月2日,农七师下达乌尔禾农场的命令,王茂洁任政委,王正启任副场长。4月6日,王茂洁、王正启自带行李,搭便车到乌尔禾,住在了水利工程处的地窝子里。
乌尔禾地区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要在这儿建场必须和当地政府协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初步了解了乌尔禾的基本情况后,王茂洁带农七师党委介绍信前往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向县委书记郑之栋求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委书记郑之栋曾和王茂洁在一起共过事,且关系较好。王茂洁向郑之栋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解决足够面积的耕种土地,划定区域界线;二是解决食盐开采,在盐场给划一部分地面;三是由县出面共同协商,在乌尔禾地区的一个蒙古族大队的区域内发展。经过县领导的认真研究讨论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给予了大力支持。1958年7月14日,副县长才普加到乌尔禾,同王正启签订了协议书,划分了开发土地面积,划定了界限。一是乌尔禾去阿勒泰公路以东;二是从白杨河的西岸到艾力克湖的南北地段,归农七师乌尔禾农场开发耕种;三是划分部分盐场由乌尔禾农场开发,县、场、公社三方领导在协议书上盖章。良好的协议达成使建场具备了基础条件。
建场初期困难重重,场党委制定了“边勘查、边设计、边开荒、边生产”的方针,对大面积的荒地进行改良平整。同时一些基本技术问题也遇到困难,如何能够找到优质水源、野外勘探、开采食盐、勘探煤矿、制定方案开荒造田等,没有技术人员是无法开展工作。王茂洁回到二十团(现在的一二三团)向杨新三政委求援。杨新三慷慨相助,调来水利技术人员李文斗,会计李灿,管理员丁续祖,供应员毕生瑞和蔬菜技术人员尤福祥、康仁福、杨全贵,政工干事刘增亮于4月中旬分别到达乌尔禾。他们接管了兵团玛纳斯河水利工程处留守人员张思林、杨宝林等,及住宅区、库房和部分财产,成为临时场部的物质基础。
首批到达乌尔禾农场的9名人员和22名劳改人员,面对这一片荒凉和杂草丛生的土地,采取了“边勘查、边设计、边开荒、边生产”的方针,到场的第二天,就开始踏勘荒地水源,打破成规,因地制宜,采取有地就开,有地就种,第三天所有人员都扛起了锄头,开荒种地。
5、6月陆续调进了两个生产队,至年底,全场职工达到560余人,劳动力的补充使得到了迅速发展,场党委研究后作了合理的安排;一部分人员去工三团(现和什托洛盖)的一个小煤窑进行挖煤,以保障冬季取暖;一部分人员修筑临时住房,解决住的问题;一部分人员平整土地,准备种植果树和防风林。1958年,播种瓜菜295亩,冬麦50亩,谷子400亩。10月份抽调了80%的劳力到钢铁战线,苦战3个月,超额完成了采煤任务,只完成了11000亩的开荒面积,但是冬天下山后,又大干一冬,保证了19000亩的开荒造田任务,1959年播种面积达到20000亩以上。
创业是艰难的,军垦战士们依靠自力更生,发扬“学老场、赶老场、超老场,大干、实干加苦干,向时间宣战,向荒滩要粮”的精神。寻找资源,没有交通工具就带上干骑骆驼,步行,夜里就睡在野外,常常碰到野狼,必须结伴而行。缺资金就靠集资,领导带头,原则是根据本人的情况,有多少都可以,当然越多越好,没有任何利息。依靠发动群众,有了资金,那里需要用钱,就把集资款落到实处。缺材料,利用地理资源就地取材,自己打土块,开荒砍伐梧桐树,修建临时房屋。开荒造田离不开水,就大兴水利,1959年冬,修南干渠,领导、干部,各行各业,男女齐上阵,组成一千多人的水利大军,冒着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从早晨干到夜里12点,挑着篝火干,场面热火朝天。这期间,吃的是结了冰的粗粮馒头,有时粮食供应不上就用地瓜充饥。1960年有一段时间还靠吃淀粉。住的是用红柳搭建的简易窝棚或地窝子。由于乌尔禾底下水位高,被褥经常潮湿。气候变化无常,风雪天,夜里大家只得穿着衣服、毡筒睡觉,第二天起床脸夹上结了一层冰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行动口号是:“使河水为我们让路,使高山向我们低头!”就是在如此的环境和条件下广大老军垦战士发扬南泥湾精神,满怀着对建新场的信心,要把乌尔禾建设成为田阔土肥,水美粮丰的社会主义新农场。
创业时期很少有休息时间,每天从早到晚,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早中餐吃在工地。冬天馍馍冻得坚硬,就一边烧荒,一边烤馍。在开荒中,除拔树采用机力外,大部分工程均由人工完成。开荒用的工具,除从塔城购进一部分外,均有生产队组织铁、木工制作。领导和指挥部成员,支起帐篷吃住在工地,指挥、鼓动在工地。在这种精神鼓舞下,把杂草丛生、盐碱荒凉的乌尔禾垦区逐步变成一块块良田。
乌尔禾农场的建设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开荒造田、农业生产、水利建设等各项都有着飞越的发展。1958年开荒耕地600公顷,种植防护林6.7公顷,整理果园45公顷。改良条田发展农业,达到了粮食自给有余。全年创造产值68.6万元,盈利27.05万元。
实现了人人有粮吃的生活保障,场党委又结合周边情况,考虑农场靠近克拉玛依油田的矿区,有利于发展畜牧、养殖、果园等多种经营形势,即可以方便矿区工人,也可以满足本场职工的生活需要,同时还农副产品的加工生产,挖干草,编抬把子等项目,逐步由3项增加到十余项,全年赢利共计20余万元,占全部利润的33%,完成计划的218.7%。事实证明多种经营是一项成本底,收益大、销路广、周转快的生产,对一个农场来说,特别是新建和较小的农场,保证了生产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1958年5月,场党委决定组织商业机构,发动群众集资办起了商业合作社,到年底赢利23000元,当年还清私人集资款,并上缴税收5000元。7月农场第一座医务所落成,师里派医师刘奇文到所里培训了一批医务人员,为7个农业连队、牧场、煤矿等单位配备了卫生人员,初步形成了卫生网点。解决了职工医疗就诊问题。1959年9月,场部两幢办公室及大礼堂相继落成,入秋,总场创办的第一所小学校建成,起名为乌尔禾总场子女学校。10月,一座占地面积2090平方米,日用百货俱全的大型综合商店开始营业,方便着农场的人们。随着农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各行各业的完善,11月17日经兵团批准,农七师乌尔禾总场更名为农七师第三总场。
1959年6月,湖北首批支边青年220名,携带家属28人分配到场,随着农场人员的逐渐增多,经兵团批准、师党委决定将乌尔禾农场升格为乌尔禾总场,下辖一个农业分场、一个牧场分场和一个工矿队,一个养禽队,一个小煤矿,一个采盐队。
两矿一湖开发
乌尔禾农场成立后,党委决定开发有利的自然资源,先后开发了煤矿、天然沥青矿、艾里克湖,为发展农场奠定了经济基础。
兵团水利工程处在修筑独山子至和什托洛盖公路时,因冬季需取暖,领队张思林在离和什托洛盖西北3千米山坡的一条自然沟发现一条长达1.5千米的煤层风化带,经请示上级和当地县人民政府,建起了小煤窑。1958年4月,移交给乌尔禾农场时,自给性生产小煤窑只有几个人。经场党委研究,从师调入农场的一百多名劳改人员中,先调去30人,加强煤矿开发。张思林任矿长,邓福清任指导员。随后陆续增加人员100余人。当年产矿24129吨,产值35万元。
1958年,政委王茂洁、技术员李文斗,带领军垦职工在魔鬼城山麓下,开荒造田,规划土地时发现一些似煤非煤乌黑发亮的硬块,当地老乡把它拾起来做燃料和擦皮靴用,把他叫作黑油矿。听说的价格很高,每公斤两元左右,建场需要资金,只要有利润就开采。在开采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狭窄的沥青层夹在石头封里,有的沥青层只有5—6公分宽,前面把沥青挖完,后面的石封就向中间合并,危险性极大。经过总结经验,采用边开采边用木头顶住两边的石头,确保一定的安全。他们没有放弃,以矿养矿的经营方式,因陋就简,白手起家,没有电就用手电筒照明,凭着人力手工操作,开采出的沥青就用吊筐吊出来,就这样源源不断的天然沥青被开采出来。为了打开更广的销路,10月,工商股副股长康茂林带着此矿样品到兵团商业处处长陈明池送往上海等地化验。后被西安油漆厂技术员谢品民发现,才知道这是我国唯一的制造高级绝缘漆、烘漆、耐化学腐蚀漆及锅炉、汽车底架、缝纫机、自行车漆的天然沥青。我国全靠进口。于是同上海、天津、北京的一些油漆生产企业以每公斤2.5元的价格签订了合同,年销售金额875.54万元,为发展农场奠定了经济基础。
1958年建场初期在福海县选点建了渔场,成立了捕鱼队,开始的时候只有几个人,住地窝子,造了两只船,60天捕鱼1300余公斤,除去全部的成本净赢利7000余元。后来增加到87人,配了26只船。直到1973年撤销,历时16年。
位于一三七团东南16千米处的艾里克湖,总面积约70平方千米,容水量2.5亿立方米,由白杨河来水汇集而成。据《新疆图志》记载,艾里克湖至少存在1300年以上,在新疆大湖中排名第20位,是克拉玛依唯一的湖泊。“艾里克”在蒙古语里是“酸奶”的意思。艾里克湖湖区水波荡漾,芦苇丛生,鱼跃禽鸣,野猪、黄羊经常出没,树木成林,农田纵横,天成了一幅沙漠湖光秀美图,艾里克湖因此被誉为“戈壁沙漠上的一颗明珠”。湖东岸上古老的槐树和长满青草的小屋给你岁月苍桑的沉重感,站在湖南角,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沙丘绵绵起伏,令人叹为观止,站在湖南面,三三两两的蒙古包散落在湖边,蒙古少女在卖酸奶和打鱼人摇船划橹,一幅田无风光,尤其是方园几公里的彩石滩,让人捡到玛瑙和造型各异的奇石;湖北面,湿地和绿油油的芦苇中栖息着天鹅,白鹭、野鸭和许多叫不出名的水鸟。
1958年4月底,乌尔禾农场在艾力克湖东建立盐场,生产原盐1500吨,除满足农场人畜用盐外,还销往奎屯、车排子,仅在塔城地区就推销900吨。1972年艾力克湖水位下降,原盐生产枯竭,经克拉玛依市批准,一三七团在玛纳斯河北侧建成年产500吨的盐场,有职工70人。1981年因行政区域变化,经自治区批准,划归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经营。
1972年在艾里克湖成立了捕鱼队,有人员4人,管理水面3333.3公顷。1983年艾力克湖水位下降,1988年月日1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艾力克湖划归克拉玛依市管辖,乌尔禾区政府成立后,归乌尔禾区政府管理。
阿吾斯奇边境牧场
1951年2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战炮连奉命进驻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5年全体官兵就地转业,建立博斯同克牧场,屯垦戍边,命名为农七师和丰牧场。1958年4月,乌尔禾农场成立后,归属乌尔禾农场领导。1962年“伊塔事件”后,根据师党委指示精神,抽调干部20人,职工219人进驻阿吾斯奇牧场执行“三代”(代耕、代种、代管)任务,同时迅速组建武装值班连和骑兵排在松树沟边境地区执勤,确保边境地区安全。1963年春,全部进驻阿吾斯奇牧场,单位名称为“阿吾斯奇牧业营”,1987改为“阿吾斯奇牧场”。
阿吾斯奇牧业营距一三七团团部乌尔禾163公里。辖区东西长45千米,南北宽18千米。属高寒地区,最高海拔3256.6米,最低海拔苗助长670米,平均海拔1900米。阿吾斯奇牧场为高山草原,低山、丘陵草原,前山坡地草原,平川、河谷草原。牧场生长50余种,羊茅、狐茅、白蒿、黄蒿、布羊蒿等四季草分布在阿吾斯奇附近的沼泽潮湿地,因此以发展畜牧业为主;1998年实行经营体制改革,牧场经济、社会者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泉沟开发
为实现农七师党委《关于加强一三七团扶贫开发攻坚的决定》中制定的一三七团在2000年脱贫的目标,解决一三七团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1997年20月24日,由农七师计委牵头,召集农七师水利局、土地局、农业局、科委、财务局、劳动局和组织部召开征求意见会。会后根据意见会上达到的一致意见,由农七师农业局、土地局、水利局、一三七团共同组成考察组,利用3天的时间,对水利二处、一二八团、泉沟水库等地的荒地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结果,确定了泉沟水库以北、西岸大渠以南地区为一三七团的土地开发区。1997年10月28日,一三七团党委向农七师党委提交了《关于一三七团恳请异地开荒造田的请示报告》。
1998年5月25日,经农七师党委批准,一三七团下发了《关于成立一三七团泉沟分场的通知》,在距奎屯地区泉沟水库以北约10公里处,成立泉沟分场。设泉沟二连建置,任命熊新和同志为泉沟二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杨建刚同志为连长。2005年11月,撤销泉沟二连建置,正式组建泉沟分场领导班子。
1998年5月25日,制定了《一三七团泉沟农场土地开发租赁承包暂行办法及优惠政策》,5月26日,一三七团下发《关于加快泉沟农场农业水土开发各项工程建设的奖惩决定》,对水土开发工程进行了分解。由国家投资收复弃地1.2万亩,修筑支斗渠16公里,防风基干林1000亩。当年播种农作物5700亩,其中,小麦1600亩,枸杞1600亩,绿肥2100亩。由于土壤有机质普遍缺乏,盐碱较重,现化性状态不良,肥力基础差,因此当年亏损69.41万元。团党委仍力求搞好泉沟农业建设,不断改善调整土地结构。2005年末总面积3760公顷,耕地面积378.79公顷,林地面积1.06公顷,总产值在连年递增。
2005年奎屯市电信局投资55万元,为泉沟开通车载电话,给职工安装电话53部,但仍然不通邮。
建置沿革
一三七团成立于1958年4月,由兵团玛纳斯水利工程处修筑克拉玛依至阿勒泰公路的部分干部职工与农七师车排子二十团的部分干部职工及下野地十九团所辖的和丰牧场人员合编组建,名称为“农乌尔禾农场”。1958年,建场初期为乌尔禾国营农场。1959年6月,农七师把乌尔禾国营农场扩编为乌尔禾总场。1959年11月,改编为农七师第三总场。1965年3月,缩编为乌尔禾农场。1969年4月,兵团调整建置单位,把乌尔禾农场交兵团工建师管辖,改为二二四团。1972年5月,兵团把二二四团归属农七师管辖,改编为一三七团。1975年6月,撤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师建置后,一三七团归属克拉玛依市管辖,改为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国营农场。1978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农垦总局,乌尔禾国营农场归属奎屯农垦局管辖,改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农垦局一三七团。1982年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七师恢复建置后,一三七团归农七师管辖,称农七师一三七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