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社区文化供给状况

2022-04-01 综合 56阅读
一、本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据调查,本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要有社会化管理型、合作管理型、街道直管型等三种典型管理。本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大多都属于街道直管型。从调研分析来看,本区居民对街道直管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了解度、设施满意度、服务满意度等评价,相对都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服务的管理成本较高,社会知晓度不高。由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企业不同,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政府垄断对公共物品的提供,缺乏竞争机制,缺乏衡量绩效的标准,因此往往不遵循效率原则,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带来较大浪费。各街道通过行政体系内的各类会议、通知等方式实施组织传播;大型活动由各居委干部全权负责、落实任务、组织工作人员和群众参与。综合各项成本因素,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成本普遍较高,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对外宣传不够,社区居民社会知晓率低。
2、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居民参与自治管理不够。目前,本区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但对管理机制的软件建设没有模式和标准,管理模式的设立完全由街道自行制定,随意性较强。而且,各中心管理目标也不明确,有的只需要求完成日常管理、维护及社区文体团队的培育,有的只需就承担社区学校的功能,自身建设管理水平偏低。其次,社区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由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的这一主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必然是这一建设的载体,但调查发现,各社区街道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自治管理”基本没有,居民参与的热情也不高。
3、财政渠道来源缺乏保障,市区资源共享不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发展,是社会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一个部分,理应有适当的公共财政支持。目前,各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日常运行配套经费根据本区财政实际情况安排,但落实到各个街道情况各异,投入不足,财政渠道来源缺乏保障。虽然近几年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多种原因仍显不足,仍不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求。特别是一些新建的综合文化服务站,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设备设施也未到位,文化服务站的功能也不能发挥。区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匮乏,市区资源共享不够,社会化、多元化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机制尚未形成,结构有待优化平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难以全面覆盖。
4、开放度低,农民工基本没有享用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曾就“关于加快农民工融入社会”的一个调查显示,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主要集中在看电视(48.55%)、睡觉休息(48.21%)、打牌,打麻将(38.88%)聊天(37.78%)以及逛街、娱乐书籍报刊,业余时间安排基本处于没有组织的松散状态。而影响他们娱乐活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认为价位太高(47.35%),认为周围没有文化娱乐场所及设施(缺乏娱乐条件)30.71%。价位太高、周围没有文化娱乐场所及设施成为农民工参与娱乐活动的障碍,约有43%的被调查者反映从没有享用过任何社区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绝大部分农民工不知本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5、设施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本区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由于早期设计,硬件设施功能比较单一,仅设乒乓房、棋牌室、教室(含琴房)等,缺少小型演出场所,致使众多民营剧团无法下社区演出。各社区街道由于资金的有限性和管理目标的简单化决定了其没有能力满足多种需求,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由于所采用科层组织结构,“从上而下”往往对新的社会需求反应迟钝,不可能充分了解各层次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其次是“从下而上”人们的意愿经过多层筛选才能到达决策部门,往往决策者看到的已经不是人们的最初想法。有些通过决策过程决定供给项目,往往只反映了中位选民的偏好,造成部分人“免费搭车”的现象,较难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6、管理人员年龄老化,创新发展能力不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专业人才缺乏、队伍结构不合理,基层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萎缩。尽管近几年来增加了区属文化单位招录人员编制,但区属文化团体和单位专业人才还是比较缺乏。部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基层文化服务站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活动难以开展,文化阵地利用率不高。管理队伍总体年龄结构偏大,管理队伍的老化,创新意识不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年引进的年轻工作人员,往往承担具体的设施管理职能,整个中心的运行、项目的策划、活动的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却大多未能参与;另外,收入不高也缺少吸引力。青年的成长空间较小,人才难以留住,管理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二、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发展的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增强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就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把握历史机遇,将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发展列入民生实事工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对基层群众进行主流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先进政治思想和科学文明,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区政府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努力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进、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同时,对社区内“负文化”活动产生挤出效应,有利于抵制各种不良文化对居民的侵蚀,清洁社会环境,切实提高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重要性认识,将提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发展列入每年政府民生实事工程。要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作用。街道和文化部门要切实转变重规划建设、轻管理使用的思想。加强对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状况的监管,有条件的适当改建增设小型剧场,坚决防止和杜绝公共文化设施闲置现象,用足用活用好现有文化设施,提高现有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增加投入,社区文化活动经费列入公共财政支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的长效机制。区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确保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建议区政府财政经费中的文化经费预算应以本区实有人口作统计口径,像教育经费那样按社区户籍人口的比例形成财政的人均投入标准,按实拨给文化费用,每年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行经费的投入增幅应当不低于本区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确保文化的基层建设得以有效实施。要进一步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融资、引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长效机制。同时,对运行良好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行单位原则上应当提供免费和极低收费的公益文化服务项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行单位应当公示其开放时间、服务项目及收费项目的价格标准,并在醒目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或注意事项。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纳入街道事业序列,定编定岗。
3、明确责任,市、区联合形成资源共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体制是一个“多层多头”的结构,在行政上隶属于街道,在业务上要接受所在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作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服务平台,它要对口科、教、文、卫、体各部门,建议区政府应明确一个牵头部门协调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明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责任主体。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社区文化工作管理委员会或者社区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统筹社区文化中心向农民工开放的事宜。其次,为了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推动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管理,本区应建立社区文化资源配送系统,为社区文化中心提供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建立市、区统一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资源支持体系,形成资源“区外引入、区内共享”的格局,包括管理、信息、业务、人力和物质资源,通过该体系的统筹协调机制,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为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有效管理运作提供服务。
4、扩大开放度,主动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涵。要使更多群众在文化繁荣发展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不断改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真正使更多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让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充分享受家门口的文化大餐,本区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应向农民工畅开大门扩大开放度,主动接纳农民工及其子女。市政府已明确指出,要把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解决他们在就业培训、子女就学、公共卫生、居住场所、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丰富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的文化生活,恰也正是农民工问题中需要解决的事情。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因向农民工开放而增加的运行经费应当纳入本区、街道财政预算。
5、政策引导,培养管理团队及从业人员。目前本区没有具规模、有实力的委托管理团队,从全市来看,像黄浦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这样委托管理团队也十分稀缺,所以引进和执行委托管理模式缺少应有的条件。为此建议建立社会团体的培育机制,扶持社会团体的发展。目前途径可从两方面推进,一方面政府大力推广购买服务。政府在公共管理、社会事务等领域购买服务,加大公共服务项目招投标力度。另一方面扶持一批公益服务组织。依托国家级、市级的等公益服务招投标工作平台,引进一批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公益服务组织,通过项目在社区落地带动社会组织在社区扎根。制订参与社区公益性服务管理的鼓励政策,吸引文化社工到社区,吸引退休的的专业艺术人才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辅导,群众性文化应有文化普及的专家队伍,吸引更多的社会团体加入到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行列中来。其次,目前在市场培育方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对有形资源重视多、对无形资产重视少,对现有资源使用多、对潜在资源挖掘少,对自有资源管得多、对盘活资源协商少,严重制约了社区文化中心的发展,设施效益难以发挥、服务质量难以保证、项目内容随意无序,其中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是核心问题。建议由市、区文化局、人保局等政府部门牵头,协同相关部门细化“优才计划”,加大文化设施的管理、经营等各类人才的培养;建立公益服务奖励基金,激励从业人员爱岗敬业,多做贡献。
6、强化考核,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考核机制。加强对本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工作考核,是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要在开展文化先进街道评比基础上,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任务列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从领导重视、经费投入、基础设施、业务工作等方面与经济发展的任务目标一同考核,促使本区各街道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使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实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