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餐厅墙上有条标语写道: 知青时代已过去,请勿再插队

2020-10-11 综合 66阅读
这是一个有趣的警示语,利用“插队”一词的双关意思,提示大家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秩序,自觉排队,不要插队。
了解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历史的人不难理解,“知青插队”曾是当时城里乃至有安置知青任务的农村人们见面时经常提起的一个话题。“插队”就是指这些城市的知识青年从城里走向农村,按照村里的安排,插到不同生产队里进行生活和劳动锻炼。
“知青”即“知识青年”的简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知青”和“知识青年”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指一个当时的特殊群体,即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了初中或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即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全国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式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从19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中共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不过这样回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的机会的。到1975年,连毛泽东自己也感觉到知识青年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对这个问题重新做考虑。但到这时为止每年依然有上百万知识青年被分配上山下乡。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也使知识青年问题暂时被搁置。
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19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再次使得中共中央感觉到了问题的紧迫性。1980年5月8日,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10月1日起中共中央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有组织地逐步返回到故乡城市安置工作,前后历时25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彻底结束。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全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总数估计在1200万人至1800万人之间。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