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是( B.善与恶)
A.生产力
B.善与恶
C.客观公正
D.诚实与虚伪
一、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
(一)善与恶是社会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
道德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区分行为的“善”和“恶”,“善”或“恶”是评价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最一般的范畴,也是评价职业行为道德与否的标准。
体现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中,“善”和“恶”作为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即具有历史性和主体性,又具有客观性。
主要表现在:
1、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善恶标准的历史性。
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对善恶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评价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善恶标准,并不是某种主观意志的产物。因此,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道德的历史的、本质的反应,是社会经济利益主题利益均衡的结果,它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也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地产生和发展的。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善恶标准是随着会计目标、会计职能的发展而发展。
现阶段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充分掌握新的会计技术、管理知识,忠实地反映和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为本单位的经营管理、经营决策服务,还要能够为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外部集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善恶标准随着会计目标、会计职能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善恶标准的历史性,对职业道德评价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2、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善恶标准的主体性。
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善恶标准是有区别的。
我们必须认识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善恶标准的主体性,在评价过程中排除干扰,站在正确的主体立场上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善恶标准的客观性。
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就是会计人员:
(1)要具有敬业精神,即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
(2)要具有法律意识,即要熟悉和遵守法规、依法办事、知情报告、保守秘密的会计职业纪律;
(3)要具有职业能力,即要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会计职业能力。
这些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善恶标准的客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