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桐胜印象
说来也怪,一些年轻朋友时常跟我要印章,大约是看我偶尔涂鸦用印,很识几个古文字的缘故。可我根本不会用刀,视力也差。无奈,便上街找人刻。几年来,从北京的琉璃厂,郑州的古玩城,天津的文化街,到成都、重庆、武汉、合肥,都花了一点小钱。所得或自用或送人。就中也有说得过去的,甚至能在书法篆刻刊物上看到这些坊间刻手的作品。
老朽找人治印有两条原则:一不求大家。大名头操刀,嚓嚓嚓,一挥而就,留下几根或朱或白、或直或曲的线条,便开价以千元计,太贵。二不看头衔。印铺门前竖着“书法家协会会员”的招牌,我也从不上当。只先看他现成的东西,艺尚可,价相宜,便从容步入。
不妨举几个例子。
08年奥运会的“中国印”,够牛了!价值多少?谁知道?但鄙见以为并不见佳:论线条,没有刀感。论形象,有舞蹈演员之柔而无运动健儿之刚,只适合作歌舞厅的标记。论构思,全世界的人只会想到它是从楼堂馆所走廊里指示人们逃生的“安全通道”上的人物图案借来的。这是说的国手。
南京清凉山曾有一位老先生替我治印,三五块钱一个字,可谓市内最低价。没名气,自然也没头衔。但在我看来,有点功力。数年前,我在安徽屯溪弄了一方砚,自拟了一二百字的话,请他不必打稿,以刻边款之法随手捣出,并借给他一本甲骨文字典欣赏,私心是想少要点钱。岂料刻好之后,有行气,有章法,俨然一幅微型行书。润例么?说来于心有愧,每字约一毛五。这是说的无名刻字匠。
他有一个徒弟小P,更是寒碜,当年仅凭一支秃笔,一个装墨的茶杯(连砚台都没有),一张只有两台笔记本电脑大小的桌子,便在街边公然仿制“武中奇”。中间商拿到朝天宫古玩市场,一幅对联,十块八块搞定。现在呢?武中奇归道山了,他的老板那位刻图章谋生的老先生也走了,而他却“出道”了。南京大大小小书画店里的“武中奇”,几乎大半是他的手迹,要价均升为三位数。虽则略懂武中奇的都知道是假货,且是劣质假货。但我相信仍有很多人“认”它,不然为何到处都卖呢?甚至不少字画店的匾额都用他的“武中奇”。我这样说,绝非为假冒伪劣张目,只想说:没名气没头衔者,其中不乏技能尚可之人。
一次去买闲章,店堂颇气派,视之,店招有三个头衔,店家亦不俗。拣了一枚问价,答曰“三百”。
“二十八。”我还价。
“为何?”主人问。
我笑而不答。
主人有点急:“不买不要紧,总得告诉我为什么不多不少出二十八吧?”
“一,这是仿刻,徐三庚。二,吴带当风的味儿不地道。三,大体还像。因此每字可值五元。石料一般,约值五块,添你三块,总共二十八。”
话刚说完,店主便垂下头向里间走去了。
好了,该说说魏桐胜了。
前些日需要应付印债,受经济能力的限制,也因为受印者的鉴赏水准并不很高,遂又去南京的夫子庙考察。一大圈转下来,十几位刻字的都很年轻。只有一二稍年长,观其印,追求雄强浑朴,惜颇粗糙,望之面目狰狞。问其价,却不低。无奈再转一大圈,走进殿后的东市和西市,见一“桐胜印屋”,犹豫片刻,走了进去。
魏桐胜者,金陵人氏。四十左右,一副无边眼镜,状貌文静。南京夫子庙有许多刻手,魏乃其一。魏桐胜不比他人,他人主营石料、茶壶、工艺品,门口设个小摊位给中外游客刻章,操刀系兼营。魏桐胜则专门治印。铺面比较像样,门口立一招牌,署有“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等字样,算是未能免俗,利于招徕。店内环屋十数面镜框,均嵌“桐胜篆刻”书法作品四字,细看落款,方知是韩天衡等大家所书。俯视样品,铁线篆、元朱文、满白文、汉官印数种,不俗。整个夫子庙转下来,差可谓鹤立鸡群矣。
老朽是个贯想花小钱买精品的人,对于招牌,历来不相信,因为很多“书法家”的字叫人不敢恭维。进门之后先问价,答曰“一字二十。”不知何故,神态有点冷漠,没有一般商人公式化的笑脸。心想,润格在夫子庙不算低,不过对照样品也值。
我先拿出一块普通寿山石:“两个字,元朱文。”紧接着又追加了一句,“可否请写个样稿看看?不满意不刻,行吗?”
魏桐胜看了看我,没说话,只是立即拿过一张纸,随手打了个草稿。
端详一番,觉得还行,我便说:“请费点心,如果满意,还会刻几方的。”
“坐一会,马上好。”
我连忙说:“不急不急。下个礼拜来拿。烦用点心。好的话,再刻几方。”
一星期后去看,还真不赖。线条光洁,走势劲挺,富于弹性。笔画具有书写性,起笔、中段、收笔,一丝不苟,令人想起吴让之。两个字一正一欹,正者静欹者动。结字上紧下松,布局疏密有致,想来魏桐胜懂得邓石如的“密不通风,疏可走马”。虽然仍有不足之处,毕竟价位在这里。
“线条不错,有书法感。”我随口称赞了一句。
“年轻时下过功夫。”他平静的回答。
这是实话,我相信,他的印在眼前,假不来的。
接下来陆续刻了几方,朱文白文,名章闲章都有。其中一方石质特硬者,嘱刻“张苹”二字,恐其不明,又特意用繁体留下字形。
几天后,查阅通讯录,忽然发现“张苹”乃“张萍”,立即电话通知魏桐胜改字。回答说:“已经刻好了,不过,可以重刻。”
本来,错字责任在我,加之这方石头系在张家界所购,特硬,但他答应免费重刻,真个厚道人。
交谈之余,魏桐胜给我看了几方发表的作品。章大,字多,铁线篆,细朱文,线条细瘦坚挺,婉转均匀,结体紧凑,布局严密。此类作品,需要细心计算版面,精心设计章法,每字之位置、形体、大小,字与字之间的揖让、穿插、伸缩,均要胸有成竹才能下刀。一笔一画,尤须一丝不苟,谨慎静心如绣花,确乎费时费力,难度很大。
出了“桐胜印屋”,转身再看门口的“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的招牌,心想,魏桐胜够格。
魏桐胜当然还有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给我刻的几方,个别尚不很称心。刻章谋生,难以件件精心。这或许是因了谋食的缘故,不能像篆刻家那样扔掉“败笔”。刻图章的生产商品,篆刻家创造艺术品,二者的区别在这里,我们不能苛求坊间包括魏桐胜在内的诸多以此谋食者。此外,魏之所刻,个别小篆字形尚不够规范,似乎表明仍需加强学识。
如果想不花大价钱而能获得一枚可以拿得出手的印章,我看,南京夫子庙东西市里的“桐胜印屋”是个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