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为什么能够传承五千年啊?

2020-06-19 文化 65阅读
中国文明与欧亚大陆上的其它文明均不约而同的出现在六七千年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巧合呢?其结论应该只有一个,就是:全人类是有着共同部落祖先,后来经过人口的增加导致部落分化成多个部落,为了拥有足够生存的领地,其中的一部分先民或主动或被动的迁徙到新的地方,因为他们是从相同部落分化出来的,所以在文明的进程上应该是相差不大的,从而非洲、欧洲、亚州在六七千年前同时出现了各种文明的发展。
然而时至今日却只有华夏文明辈辈传承、生生不息,给现代的人们留下了百思不得其解的问号?难道中华文明比其它的文明更优秀?还是上天独厚炎黄子孙?也有很多人思考过,有过一些答案,但均难以给出合理令人信服的答案,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对此有了一些独立的见解,认为中国之所以能五千年来生生不息,最主要的还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就是说华夏文明确实是一个幸运儿,因为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所以在历史的长河里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还代代相传繁衍昌盛,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一点上中国也不例外,正是这种地理的优越性又让中国在百年近代史上落后于西方,以至于割地赔款、屈辱求和,饱受西方和东方列强的欺凌,下面就此问题展开必要和充分的讨论。
在人类进化的早期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人类还不具备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只能适应自然,选择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去求生存和发展,正是这样相同的选择使当时的人类普遍集中在北纬37度线左右,在这个纬度上气温相对温暖,并且降雨充沛能够形成一些较大的河流,这些大河在雨季经常会泛滥成灾产生冲击平原,当洪水退去后就会留下大面积的肥沃的土地,给最早期的农业文明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并且这些河流四季均有水可以饮用,这样就具备了生存的基本要素,有水可以饮用,气候温暖又使食物不致匮乏。在这种背景之下就产生了黄河流域、印度河域、二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泥罗河流域的四个世界主要的文明。这就是华夏文明与其它文明产生时的相似之处,但黄河流域又与其它文明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地理环境,黄河流域东面、南面均临大海,在远古时代航海水平低,所以大海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隔断了与其它文明沟通的渠道,北面是蒙古那里气温相对较低又深入大陆腹地气候较为干旱,不具备产生早期文明所需要的大河,所以也没有可沟通交流的文明,西面是黄河文明唯一可能与外界文明沟通的方向,但是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就横亘在这西通之路上,唯一能与中亚和西方文明沟通的道路就剩下异常艰险的丝绸之路,以当时的交通工具想要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进行大规模的交流根本不可能。再就是六七千年前的黄河文明根本就没有任何必要和想法与外界进行沟通,就是科技发达的现代想跨越青藏高原也是非常不易的事情,在六七千年以前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也正是因为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黄河流域的文明失去了早期与其它文明沟通的渠道。
在早期不同文明之间沟通的方式大部分是通过战争来掠夺其它文明的物质财富并向其它文明传播自己的文字和信仰,也正是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黄河文明能够在早期获得一个相当长时间的独立发展空间,这对中华文明的代代相传是必不可少的客观环境。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夏、商、周这些早期的奴隶制国家时就已经有了一个大致国家范围的概念,并且以后辈辈相传疆界不断拓展形成了几千年来中国大致不变的版图,正因为这种区域的限制使得国内的战争形式主要是在一个文明之内改朝换代的战争为主,中国的农民起义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就其规模和数量上是绝无仅有的。而出现在中亚、非洲、欧洲的古代战争则多以不同文明国家之间的战争为多。
再看中亚、非洲、欧洲的文明,最早出现的文明之间由于没有天然的地理屏障就决定了那里是一个四战之地,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征战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这些文明在北纬37上所占据土地总合要远远大于黄河流域,当其中的一个国家兴盛的时候可以在很大面积上建立帝国,但当帝国出现危机时就会有其它文明的异族国家单独或联合起来将其推翻,并随后建立起新的完全不同文化为基础的帝国。这样的兴替在这里不断的上演,所以我们在外国经常可以在一个城市里看到不同的文明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就是因为他们的国家经常会被不同文化的力量所统治并且上一朝代与下一朝代经常是没有传承关系的,往往是一种文化占据统治地位之后便会否定前朝的文化,原因就是他们是不同文明所产生的不同背景的文化。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