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生发展道路,指明方向!

2022-08-19 综合 68阅读
1,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回答:克思主义同社会主义制度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必然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样,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也必然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历来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断巩固和发展,从而有效地防止经济私有化和两极分化。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私有化思想和其他各种剥削阶级思想泛滥成灾,使经济体制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进而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瓦解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导致私有化和两极分化。

(二)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也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由政治制度决定并为特定的社会政治制度服务的。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必然要求作为工人阶级科学思想体系和共产党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保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然会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使政治体制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动摇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从根本上瓦解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三)我国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也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出现了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有时甚至表现得相当激烈。国际敌对势力对我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进行“分化”、“西化”,首先要用资本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政治经济思想对我们党和人民进行腐蚀渗透;市场经济活动所固有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与人们之间的关系中来,容易诱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实行对外开放,国外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会乘机传播进来;我国社会上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包括封建迷信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会沉渣泛起。所有这些就决定了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是阶级斗争表现得相当突出的一个领域。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地战胜各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确保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始终成为整个意识形态的主流。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势必毁坏我们党和人民的精神支柱,导致党心大乱,人心大乱,天下大乱,就会给党和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和灾难。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哪些特征?

(一)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已经演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长期共同发展。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这一所有制结构确立为社会主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既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质的规定性,也反映了我国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符合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改革标准,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必然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坚持这一分配制度,既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又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二)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是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或主要作用,必然是社会的生产和交换要受到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同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呈现出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即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就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结构,坚持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在经济发展方式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走出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又好义快的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也体现了实现这一本质属性的客观要求,即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然坚持走义好又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从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出发,既遵循工业化的客观规律,又体现时代特点,同时也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道路。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在资本主义之后,必然在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成功经验的同时,吸取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一切可资借鉴的教训,从而显示出社会主义发展的优越性。

(四)在经济发展目的方面,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办法先富裕起来,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共同富裕,但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他认为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②邓小平提出这一大政策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都是实现共同富裕,体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同时又突出了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还不完全具备,还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和同时富裕。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富裕的速度必然有快有慢,富裕的程度必然有高有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突出特征。
五)在经济发展的动力方面,渐进式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

社会主义根本的经济制度确立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的矛盾性质已经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办法只能是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同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然要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而不是照搬照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也不可能是传统的中国模式一成不变。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必然要求不断改革旧体制中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因素,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改革开放就成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改革的渐进式路径有效地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事实也已经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决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渐进式改革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突出的特征。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应该包括经济制度、经济机制、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目的、动力源泉五个方面的特殊性。。
3、如何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客观上要求有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所必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个体经济可以在较小的规模里充分利用零星资源,灵活发展生产,扩大社会服务,促进城乡商品流通,弥补公有制经济的不足,方便群众,较好地满足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它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闲散的、辅助的劳动力,有利于众多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劳动人民的收入。这些作用都是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无法替代的。
在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条件下,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一,它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掌握的资金,生产社会短缺的产品,组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流通,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第二,与个体经济相比,它拥有较多的资金,较强的技术,规模较大,劳动生产率也比较高,尤其是沿海省份的一些私营企业,利用海外引进的较先进的技术,开发新型产品。第三,它能够吸收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使一些退休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继续施展所长,有利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外资经济,从本质上说,它们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在我国现阶段,允许和鼓励外资经济的存在和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一,它有利于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扩大我国的生产建设规模,有助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二,可以提供资金,特别是外汇资金,可以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第三,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营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第四,有利于我们开拓国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第五,有利于安排就业,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所以,外资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随着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推进、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随着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体系的转轨、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融合的成分,并将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发挥一些特殊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发展强劲稳定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增长率,对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相对困难的几年里,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明显的。由于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强劲稳定的发展动力。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将是各级政府的一个较为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在过去几年里,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就业人数持续减少,而正是非公有制经济每年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不但吸收了新增的就业人员,也吸收了从国有企业分流出来的人员。以后,非公有制经济仍将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
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是越来越重要的税源。尽管国有经济目前在整体上仍然是政府最大的税收来源,但非公有制经济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税收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增量上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非公经济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我们尽管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平等竞争、厉行法治等基本规则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
4、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能走回头路?
始于1978年迄今30多年的改革开放,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构筑了人类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历经曲折与辉煌的中国人民深深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是大势使然,是 “内忧外压”的形势逼出来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政治局面混乱,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在生产效率方面,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巨大:1978年中国人均GDP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40年左右,落后于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年左右。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之大令人震撼,党和国家事业面临的压力之巨,也前所未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这艘巨轮指明了前进方向。30多年来,我国初步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前进中始终存在着一些怀疑和责难的声音:改革开放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我们的方向和道路是否正确?这些问题是关系到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根本问题。
有人提出,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改没了,越来越改向资本主义了。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强调,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始终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实践表明,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有人提出,改革开放虽然使物质文明上去了,但精神文明却下来了,带来思想道德滑坡,不能说是成功的。必须看到,改革开放是一场空前规模的社会变革,是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思想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我国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流始终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不能简单地把社会生活中的消极面都归罪于改革,更不能因为改革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从根本上否定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