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的历史?

2021-11-04 文化 343阅读
1、属风水塔,阳山吏民盼望借助风水兴文运的的思想。信奉者认为塔有“兴地脉”、“昌文运”、“守水口”的神奇功能,两次重建都不离原址,确是出于阳山风水建设的需要。县城东面北江河出水口方向山麓低矮,地脉不振,不利于藏气聚水,借助人造宝塔来补地脉、镇水患、藏瑞气。(本人认为,现正在建造的阳山文塔大桥亦都可以“镇守水口”,使阳城风水更为理想。)依靠建塔来“昌文运”,事有凑巧,在阳山文塔再次重建完工的第二年(1795),该县就出了个位列二甲第三名的进士郑士超,其后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光绪十五年(1889)又出了两名恩科进士。阳山科举文运,以文塔二次重建之后时段为盛。

2、阳山文塔亦是为了纪念被贬为阳山知县的大文豪韩愈而取名的。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死后谥号“韩文公”。阳山人民为纪念韩愈而形成的具有阳山特色的景韩仰韩文化景观。主要有景韩诗、崇韩文、祀韩联、韩愈谪阳令阳的故事和传说,还有贤令山、韩公祠、韩山书院、贤令门、景韩亭、韩愈纪念馆、文塔等景区景点及为纪念他而命名的韩愈路、思贤路、文昌路等。“文公”、“文塔”确有相通之意。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