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水窖(watercellar)是一种地下埋藏式蓄水工程。在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水窖是采用得十分普遍的蓄水工程形式之一,在土质地区和岩石地区都有应用。在土质地区的水窖多为圆形断面,可分为圆柱形、瓶形、烧杯形、坛形等,其防渗材料可采用水泥砂浆抹面、粘土或现浇混凝土;岩石地区水窖一般为矩形宽浅式,多采用浆砌石砌筑。根据形状和防渗材料,水窖形式可分为:粘土水窖、水泥砂浆薄壁水窖、混凝土盖碗水窖、砌砖拱顶薄壁水泥砂浆水窖等。其主要根据当地土质、建筑材料、用途等条件选择。
基本解释
水窖shuǐjiào [watercellar]建于黄土高原等缺水或水味苦的地区、用于蓄存雨水、雪水的土窖,有防渗漏设施
详细解释
我国黄土高原缺水、苦水(水质苦涩)地区存蓄雨水、雪水的一种水利设施。在田边路旁水流汇集的地方,挖掘瓶状土窖,内壁及底部均有防渗设施,除供人畜饮用外,还可浇灌农田,也起蓄水保土作用。也叫旱井。 【出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皋兰县的三年发展计划》:“挖泉、打井、空装水车、打水窖、修涝池,新修水地二万五千五百亩,并且保证彻底解决人畜吃水的困难。”
编辑本段相关介绍
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省、区的部分地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极度缺水。有的降雨量只有300—4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毫米以上。按可利用水资源统计,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10立方米,是全国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720立方米的15.3%;是世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2970立方米的3.7%。那里的人、畜用水几乎全靠人工蓄集有限的雨水。人们在地下修建的蓄集雨水的容器,被称为水窖。因无足够的资金对这种水窖的内部进行混凝土硬化,会很快出现渗漏。严重缺水的恶劣状况,导致当地农民生活艰难、生产原始、教育落后、妇女的疾病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妇女们承担着数倍于正常环境下妇女肩负的生活重任。水窖
龟裂的土地和嘴唇,干涸的河道和眼窝,脏得发黑的衣服和脸庞……水,在干旱的定西曾经是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在甘肃定西采访的日子里,很多人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这块土地上,连天上的鸟儿和地上的牲口都识得送水车,每当送水车的影子出现在村口,瘦骨嶙峋的牛和羊比人跑得还快,饥渴的鸟儿飞到车上忙不迭地啄水喝…… 现在,定西人再也不为喝水发愁了。水窖,解决了全市近300万人的喝水问题,自家水窖积留的雨水,足够一个4口之家吃用一年。9月13日下午,记者前往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的农民家中,探访这“劳苦功高”的水窖。 干净农家的小院寂静无人,主人马志超一家都上田里挖马铃薯去了。院子当中的小花园里密密匝匝种着的向日葵生机勃勃,叶绿花黄,给小院增添无限情趣。朝向房门的向日葵丛中伸出一条1米长的小径,在花园中央安装着一眼压水“井”。一个小井台一只普通的手动水泵,轻轻压下手柄,一股清冽的水便欢快地涌出。 这股水就来自院落地下的水窖,定西每户人家少的有两三个水窖,多的有七八个,有些在院子里,有些在田间地头上,干旱年份,田间的水窖还承担起灌溉的作用。所以说,别看定西的地面上到处生长着庄稼,这地下世界还大有乾坤呢。青岚乡党委书记张茂堂介绍,水窖是个圆柱体,直径3米,深6米,储水量近50立方米,内壁和底部涂满水泥混凝土,防止渗漏。净化雨水有两个办法,一是靠自然沉淀,另一种是投放消毒剂。 通常两三年清洗一次,只要花200元买个潜水泵,就可以自行抽掉窖底的淤泥,然后下到窖底清洗。“除了冬天太冷以外,其他季节都可以清洗。” 水窖并不是新近的发明创造,而是定西人的祖先千百年来一直使用的储水办法。但是从前的水窖采用人工挖掘,要挖到十几米深,在挖好的窖壁上凿眼,每隔25厘米左右就要挖一个直径10厘米的深眼,将拌好的红色粘土填进去,再像钉钉子一样一点点夯实。然而,即使是密布粘土的窖壁,也难以避免渗漏现象的发生,储存的水没多久就漏光了,农民们还是没水吃,只能“望窖兴叹”。而且,这样一个漏水严重的土质水窖,要十几个人连着干3个月才能造好,付出大而收益小,人们往往不愿去费时费力。“现在的水窖不仅储水功能好,还简单易造,三五个人花两三天工夫就能造一个。”自1995年以来,水泥水窖走进定西的农村,派上用场那天,长年缺水的农民们终于饱饱地喝了一次水。 喝水问题解决了,人们还不满足,下决心要改造自然环境。退耕还林,圈养牛羊,使用沼气和太阳能作为能源,现在的定西农民过上了“环保生活”,地区小环境也在一天天改变。顺着依山而建的乡村公路进山时,远近连绵的群山都披着一层美丽的绿纱。指着山上梯田优美的曲线,同行的安定区政府工作人员陈先生骄傲地说,如果再早一个月来,漫山遍野是绿叶白花,“马铃薯花开赛牡丹”,景色甭提多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