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简洁明暸地回答:
第一,佛教原先之所以能击败婆罗门教成为印度宗教主流,是因为它有面向大众的特点。但六七世纪之后,一来佛教的哲学逐渐向繁杂深奥晦涩的经院派发展,二来密教的流行(印度教和佛教的互相深透)又使得诡秘和色情因素声势日上,佛教逐渐使得自己与原先的群众基础隔绝开来。
第二,被打败的婆罗门教,几个世纪中一直在吸取佛教在组织和思想上的优点。到了8世纪中期,印度教哲学天才商羯罗横空出世,一方面,他吸纳了龙树等佛教哲学大家的思想,和印度教吠檀多思想加以重新提粹,综合发展起了一个逻辑上强而有力的新流派,另一方面,他学习佛教僧院的组织形式,对原本松散的婆罗门教制度加以改革。在商羯罗的大旗下,印度教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
第三,在佛教日益式微的同时,北方来自中亚地区的穆斯林对佛教最昌盛的北印度地区展开了入侵。几个世纪断断续续的入侵中,由于被视为异教徒,北印度佛教的寺院和僧侣都落入悲惨境地。而印度教,由于在穆斯林势力未达到的南印度有着深厚基础,虽然遭受打击,但终究保住了命脉。而佛教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十一世纪,西藏僧侣到访印度,发现印度最大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业已变成废墟。至此,佛教在古代印度彻底灭绝。